【汉字释义】嘉
简单释义:
嘉
(形声。从壴,加声。本义善,美)
同本义
嘉,美也。--《说文》
嘉,善也。--《尔雅》
孚于嘉。--《易·随》
嘉靖殷邦。--《书·无逸》
以嘉视亲万民。--《周礼·大宗伯》
以嘉石平罢民。╠《周礼·大司寇》。注文石也。”
稻曰嘉蔬。--《礼记·曲礼》
尔有嘉谟嘉猷。--《礼记·坊记》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又如嘉羞(美味的食品);嘉况(丰厚的赏赐);嘉言(善美的言辞);嘉祉(美善幸福)
幸福;吉祥
蒙获嘉瑞,赐兹祉福。--《汉书·宣帝纪》
又如
嘉jiā
⒈好的,美好的~名。~偶。~言善行。
⒉表扬,赞美值得~奖。应该~许。功绩可~。
详细解释:嘉 jia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4嘉
fine; good; praise;
嘉
jiā
(1)
(形声。从壴(zhù),加声。本义善,美)
(2)
同本义 [beautiful;fine;good]
嘉,美也。--《说文》
嘉,善也。--《尔雅》
孚于嘉。--《易·随》
嘉靖殷邦。--《书·无逸》
以嘉视亲万民。--《周礼·大宗伯》
以嘉石平罢民。╠《周礼·大司寇》。注文石也。”
稻曰嘉蔬。--《礼记·曲礼》
尔有嘉谟嘉猷。--《礼记·坊记》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3)
又如嘉羞(美味的食品);嘉况(丰厚的赏赐);嘉言(善美的言辞);嘉祉(美善幸福)
(4)
幸福;吉祥 [happy;lucky]
蒙获嘉瑞,赐兹祉福。--《汉书·宣帝纪》
(5)
又如嘉祥(吉兆);嘉娱(幸福快乐);嘉气(瑞气);嘉福(幸福美好);嘉祯(嘉贞。吉祥的征兆)
(6)
乐;欢娱 [happy]
以嘉魂魂。--《礼记·礼运》。注乐也。”
(7)
又如嘉庆(值得庆贺的吉祥事);嘉虞(欢乐);嘉慰(欣慰);嘉容(喜悦的神色)
嘉
jiā
(1)
赞美,称道、颂扬事物的美好 [laud;praise]
嘉吾子之赐。--《国语·晋语》
武帝嘉其义。--《汉书·李广苏建传》
嘉其能行古道。--唐·韩愈《师说》
上大嘉悦。--《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嘉纳(赞许并采纳);嘉贶(奖赏);嘉与(奖励厚待)
嘉
jiā
(1)
古代五礼之一。包括冠、婚、贺庆、飨、宴等的礼仪 [one of ancient five ceremony]。如嘉礼(嘉事。古代五礼)
吉、凶、军、宾、嘉
(2)
之一。(指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贺庆等礼)
嘉宾
jiābīn
[honorable guest]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嘉禾舞
jiāhéwǔ
[gavotte;gavot] 加伏特舞的别称
嘉惠
jiāhuì
[favor;benefit] 敬辞,称别人所给予的恩惠
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也。--《左传·昭公七年》
承蒙嘉惠,不胜感激
嘉奖
jiājiǎng
(1)
[cite;commend]∶军队纪律条令规定的一种奖励。分别采取队前、会议、书面的方式宣布,并登记存档
(2)
[spur]∶称赞并奖励
通令嘉奖
(3)
[praised words]∶称赞的话
(4)
[prize;award]∶奖励的物品
嘉陵江
jiālíng jiāng
[jialing river] 长江上游支流。在中国四川省东部,发源于秦岭,在重庆市注入长江,全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
嘉勉
jiāmiǎn
[praise and encourage] 表扬奖励
嘉耦
jiā ǒu
[a happily married couple] 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夫妻
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左传·桓公二年》
嘉尚
jiāshàng
[praise] 赞美;赞许
将士用命,深可嘉尚。--《宋史·理宗纪》
嘉玩
jiāwán
[enjoy and ponder] 欣赏与玩咪
嘉慰
jiāwèi
[praise and comfort] 夸奖慰勉
表示嘉慰
嘉许
jiāxǔ
[praise;appraise] 称赞;赞许
公子嘉许,王孙嘉许。--《易林·贲之艮》
倍受嘉许
嘉峪关
jiāyùguān
[jiayuguan] 中国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终点,甘肃省地级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人口8万。嘉峪关城楼宏伟,向称天下雄关
嘉
jiā ㄐㄧㄚˉ
(1)
善,美~言。~宾。~言懿行。
(2)
夸奖,赞许~奖。~许。~勉。
(3)
吉庆,幸福~祥。~偶。
(4)
欢乐~会。
(5)
姓。
郑码bjyj,u5609,gbkbcce
笔画数14,部首口,笔顺编号12125143153251
展开阅读
嘉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烽
简单释义:
烽〈名〉
(形声。从火,夆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同本义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指战火
指烽火台
泛指举火
后
烽 fēng
⒈烽火,〈古〉边防报警的烟火。敌人来犯时,守卫的人就点火烧烟相告~ 火台。〈喻〉战火~ 火连天。
⒉
【烽燧】〈古〉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详细解释:烽 feng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烽
beacon;
烽
fēng
〈名〉
(1)
(形声。从火,夆(fēng)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同本义 [signal fire;beacon fire]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4)
指战火 [flames of war]。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5)
指烽火台 [beacon tower]。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6)
泛指举火 [fire]
后[许]章坐走马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烽火
fēnghuǒ
(1)
[signal fire;beacon-fire]∶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flames of war]∶比喻战火或战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烽火台
fēnghuǒtái
[beacon tower] 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
烽燧
fēngsuì
[beacon fire;signal fire] 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修烽燧。--《后汉书·光武帝下》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烽烟
fēngyān
[beacon;beacon-fire] 烽火台报警之烟
烽
fēng ㄈㄥˉ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烟。~燧。~火台。~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郑码uorc,u70fd,gbkb7e9
笔画数11,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3541112
展开阅读
烽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