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章
简单释义: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章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章zhāng
⒈音乐的一曲,诗歌文词等的段落乐~。篇~。请看第三~。〈引〉作文或作品的一篇做文~。下笔成~。
⒉封建时代呈给皇帝的奏本奏~。
⒊规程,条款,条理,法规~程。规~。简~。党~。约法三~。杂乱无~。训~明法。
⒋印鉴印~。盖~。
⒌标志证~。袖~。
⒍花纹黑质而白~(质底子)。
详细解释:章 zhang 部首 立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1章
badge;chapter;order;sura;
章
zhāng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a song]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4)
棵;根 [a tree]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章
zhāng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colored silks]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article;chapter;paragraph]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缁衣》章。--清·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institutions;decrees and regulations]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南朝宋·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法律条目 [clauses and subclauses]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9)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0)
印章[seal]
又用篆章一。--明·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12)
标记;徽章[badge;medal]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刘向《说苑》
(13)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4)
指旌旗 [flag]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15)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6)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written report to the emperor]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温《缁衣》一章。--清·袁枚《祭妹文》
(17)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8)
大木材 [big timber]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9)
姓
章
zhāng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remarkable]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systematic]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章
zhāng
(1)
显示;表明[become visible]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2)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3)
通彰”。彰明,表彰 [give commendation]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4)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5)
上奏章告发 [inform against]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汉·蔡邕《太尉乔公碑》
(6)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章程
zhāngchéng
(1)
[regulation]∶指组织的规程或办事条例,也泛指各种制度
(2)
[solution] [方]∶指办法;主张
章法
zhāngfǎ
(1)
[art of composition]∶指文章的组织结构
(2)
[orderly ways]∶比喻处理事情的规则和办法
乱了章法
章甫
zhāngfǔ
[a kind of hat] 古代一种礼帽
端章甫。--《论语·先进》
章回体
zhānghuítǐ
[a kind of writing pided into chapters] 一种分回叙事的长篇小说体裁
章节
zhāngjié
[chapters and sections] 章和节。文章的组成部分,通常一本书分若干章,一章又分若干节
章京
zhāngjīng
[high-ranking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官名。清代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
军机章京。--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章句
zhāngjù
(1)
[chapters, sections, sentences and phrases]∶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ancient writings]∶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章台
zhāngtái
[the name of palace in qin dynasty] 秦宫殿名。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
章台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章鱼
zhāngyú
[octopus] 软体动物,有八条长的腕足,上面有吸盘,生活在海底
章则
zhāngzé
[rules and regulations] 规章制度
章则程式
章子
zhāngzi
[seal][方]∶印章;图戳
有章子的发票才能入帐
章
zhāng ㄓㄤˉ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3)
修理杂乱无~。
(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5)
戳记图~。盖~。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7)
奏本奏~。本~。
(8)
古同彰”,彰明。
(9)
姓。
郑码suke,u7ae0,gbkd5c2
笔画数11,部首立,笔顺编号41431251112
展开阅读
章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艺
简单释义:
艺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土块;从乵,拿◇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艺,种也。--《说文》
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齐风·南山》
不能艺稷黍。--《诗·唐风·鸨羽》
艺山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以艺粟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艺蔬自给。--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艺植(耕种;栽植);艺人(耕种的人);艺圃(种植花卉园圃)
艺
技能;才能
艺(藝)yì
⒈才能,技能,本领手~。技~。~人。文~。~能。
⒉同蓺。
⒊度,准则贪欲无~。用人无~。
⒋
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中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电影、电视等表演~术。语言~术。
②才能或方法领导~术。管理~术。
详细解释:艺 yi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4艺
art; skill;
艺
(1)
藝
yì
(2)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乵(jí),拿◇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plant;grow]
艺,种也。--《说文》
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齐风·南山》
不能艺稷黍。--《诗·唐风·鸨羽》
艺山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以艺粟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艺蔬自给。--清·张廷玉《明史》
(3)
又如艺植(耕种;栽植);艺人(耕种的人);艺圃(种植花卉园圃)
艺
(1)
藝
yì
(2)
技能;才能 [skill;craftsmanship]
求也艺。--《论语·雍也》
艺天下无双。--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艺天下第一。
惜罗程艺。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球艺;艺业(学术技艺);艺高人胆大(指人才技高超,故能不惧险阻,勇往直前)
(4)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 [artistry;skill]
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5)
指经籍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六艺 [classics]
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班固《汉书》
(6)
又如艺学(指经学;文章典籍之学)
(7)
艺术 [art]。如艺苑青钱(比喻文辞出众);艺文(指文学艺术之林)
(8)
极限 [limits]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9)
又如艺极(标准,限度)
(10)
标准;准则 [standard;norm]
用人无艺。--《国语·越语》
艺妓
yìjì
[geisha] 日本一种女艺人,以在宴席上歌舞为业
艺界
yìjiè
[art circle,especially performing art circle] 多指表演艺术界
艺廊
yìláng
[gallery] 陈列和出售艺术品的商店,或称画廊
艺林
yìlín
[art circles;the place where art circles and literal books gather together] 旧时指文艺界或收藏汇集典籍图书的地方
属意艺林。--《北史·常爽传》
一时传为艺林盛事。--江藩《汉学师承记》
艺龄
yìlíng
[length of sb"s artistic career] 演员从事艺术活动的年数
艺名
yìmíng
[stage name ] 艺人(男演员或女演员)演出时用的别名
艺人
yìrén
(1)
[artists,including actors,actresses,etc.]∶杂技、戏曲、民间歌舞、曲艺演员
(2)
[artisan;handicraftsman]∶手艺人
艺术
yìshù
(1)
[art]
(2)
文艺,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作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雕刻艺术
(3)
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领导艺术
(4)
[conforming to good test;artistic]∶形状独特而美观的
这个房间布置得挺艺术
艺术家
yìshùjiā
(1)
[artist]∶从事一种艺术并以它为职业的人,其构思、创作和演出是由想像力和鉴赏力来指导的
(2)
[poet]∶富于想像,善于舒情的艺术人才
在音乐史上第一位演奏钢琴的艺术家
(3)
[constructor]∶创作艺术作品的人
艺术品
yìshùpǐn
(1)
[art craft;arts and craft;work of art]
(2)
任何种类的艺术作品;尤指有高度艺术质量的画或雕塑
(3)
给观众或听众以高度美感满足的动作或事物∶在实际效果和实际用途以外的, 某些有价值的和给人以喜悦的东西
(4)
[artform]
(5)
可看作是艺术创作的成果
(6)
绘画、雕刻领域外的作品和包括在艺术创作内的那些作品,比较起来这类作品的创作原理一般是辨别得出的
艺术性
yìshùxìng
(1)
[artistic quality]∶以有欣赏力、鉴别力或判断力为特征的性质
(2)
[artistry]∶效果或工艺的美学特性
艺坛
yìtán
[art circles] 艺术圈
艺坛轶闻
艺徒
yìtú
[apprentice] [方]∶学徒工
艺文
yìwén
(1)
[referring to books in general]∶泛指各种典籍、图书
艺文志
(2)
[literature and art]∶文学艺术
艺苑
yìyuàn
(1)
[realm of art and literature]∶艺术和文学的领域;泛指文艺界
艺苑新葩
(2)
[art and literary circles]∶文学艺术会合集中的地方;图书文物荟聚的地方
艺
(藝)
yì ㄧ╝
(1)
才能,技能,技术工~。技~。文~。~人。~术(a.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b.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c.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苑奇葩。~高人胆大。
(2)
种植园~。
(3)
准则、法度、限度骄泰奢侈,贪欲无~。”
郑码eyda,u827a,gbkd2d5
笔画数4,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
展开阅读
艺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