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春秋·佚名《野有死麕》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春秋·佚名《有女同车》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春秋·佚名《鸡鸣》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春秋·佚名《小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春秋·佚名《庭燎》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春秋·佚名《鹤鸣》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春秋·佚名《公刘》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春秋·佚名《载见》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先秦·屈原《远游》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先秦·屈原《天问》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先秦·屈原《天问》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先秦·屈原《天问》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先秦·屈原《天问》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先秦·宋玉《九辩》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先秦·屈原《离骚》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先秦·屈原《离骚》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先秦·屈原《离骚》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先秦·屈原《九章》
愿荪美之可光
先秦·屈原《九章》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先秦·屈原《九章》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先秦·屈原《九章》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先秦·屈原《九章》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先秦·屈原《九章》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先秦·屈原《招魂》
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先秦·屈原《招魂》
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先秦·屈原《招魂》
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先秦·屈原《招魂》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後车
两汉·贾谊《惜誓》
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两汉·贾谊《惜誓》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先秦·庄忌《哀时命》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先秦·庄忌《哀时命》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两汉·东方朔《七谏》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两汉·东方朔《七谏》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两汉·东方朔《七谏》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两汉·东方朔《七谏》
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
两汉·王褒《九怀》
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
两汉·王褒《九怀》
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
两汉·王褒《九怀》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
两汉·王褒《九怀》
聊假日兮相佯,遗光燿兮周流
两汉·王褒《九怀》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两汉·王褒《九怀》
毕休息兮远逝,发玉軔兮西行
两汉·王褒《九怀》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两汉·王褒《九怀》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两汉·王逸《九思》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两汉·王逸《九思》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悽
两汉·王逸《九思》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两汉·王逸《九思》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两汉·王逸《九思》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
两汉·王逸《九思》
指正义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两汉·王逸《九思》
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两汉·王逸《九思》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两汉·王逸《九思》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两汉·王逸《九思》
守志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两汉·王逸《九思》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两汉·王逸《九思》
乱曰: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两汉·王逸《九思》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两汉·刘向《九叹》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两汉·刘向《九叹》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两汉·刘向《九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两汉·刘向《九叹》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
两汉·刘向《九叹》
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两汉·刘向《九叹》
杖玉策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两汉·刘向《九叹》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两汉·刘向《九叹》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两汉·刘向《九叹》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两汉·刘向《九叹》
孔鸟飞而送迎兮,腾群鹤于瑶光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需卦》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西周·姬昌《观卦》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西周·姬昌《鼎卦》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唐代·李端《听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代·李白《静夜思》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代·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代·杜牧《秋夕》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唐代·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唐代·张祜《赠内人》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唐代·顾况《宫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代·杜甫《月夜》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唐代·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唐代·杜甫《春宿左省》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唐代·王维《酬郭给事》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唐代·李商隐《锦瑟》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代·杜甫《登楼》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唐代·祖咏《望蓟门》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唐代·杜甫《佳人》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唐代·李商隐《韩碑》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唐代·韩愈《石鼓歌》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代·韩愈《山石》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唐代·李白《将进酒》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唐代·李白《关山月》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东城渐觉风光好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宋代·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罗裙香露玉钗风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宋代·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宋代·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野光浮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宋代·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掩红泪、玉手亲折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宋玉方悲庾信愁
宋代·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玉箫榭春多少,溜啼红、脸霞未消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宋代·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难禁三月好风光
宋代·None《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
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魏晋·曹植《洛神赋》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魏晋·曹植《洛神赋》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魏晋·曹植《洛神赋》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魏晋·曹植《洛神赋》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魏晋·曹植《洛神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南北朝·江淹《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南北朝·江淹《别赋》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南北朝·江淹《别赋》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南北朝·江淹《别赋》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玉曰:“唯唯
先秦·宋玉《神女赋》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
先秦·宋玉《神女赋》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先秦·宋玉《风赋》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南北朝·谢庄《月赋》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魏晋·左思《三都赋》
彼桑榆之末光,逾长庚之初辉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迥时世而渊默,应期运而光赫
魏晋·左思《三都赋》
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蔼蔼列侍,金蜩齐光
魏晋·左思《三都赋》
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
魏晋·左思《三都赋》
闚玉策於金縢,案图於石室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兼重以崒缪,偭辰光而罔定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一六合而光宅,翔集遐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魏晋·左思《三都赋》
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檀栾蝉蜎,玉润碧鲜
魏晋·左思《三都赋》
紫贝流黄,缥碧素玉
魏晋·左思《三都赋》
隋侯於是鄙其夜光,宋王於是陋其结绿
魏晋·左思《三都赋》
竞其区宇,则并疆兼巷;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吴王乃巾玉辂,轺骕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旗鱼须,常重光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昔者夏后氏朝群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国
魏晋·左思《三都赋》
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藏蛟螭,或隐碧玉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魏晋·左思《三都赋》
西逾金堤,东越玉津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雪赋》
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顾谓枚叔,起而为乱,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百龄兮倏忽,光华兮已晚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曰:“可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曰:“唯唯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两汉·蔡邕《述行赋》
见阳光之显显兮,怀少弭而有欣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思戢用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