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春秋·佚名《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春秋·佚名《摽有梅》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春秋·佚名《摽有梅》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春秋·佚名《终南》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先秦·屈原《远游》
何所冬暖
先秦·屈原《天问》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先秦·屈原《天问》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先秦·宋玉《九辩》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先秦·宋玉《九辩》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先秦·屈原《九章》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两汉·东方朔《七谏》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两汉·王褒《九怀》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唐代·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代·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唐代·杜甫《兵车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代·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恼得梅花睡不成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呵手试梅妆
宋代·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宋代·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宋代·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似共梅花语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
晚风庭院落梅初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南陌酒香梅小
宋代·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宋代·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见梅枝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欲寄梅花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莫寄梅花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初发黄梅插稻时
宋代·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别赋》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南瞻淇澳,则绿竹纯茂;北临漳滏,则冬夏异沼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异荂蓲,夏晔冬蒨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魏晋·左思《三都赋》
榹桃函列,梅李罗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其旧俗,终冬始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