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先秦·屈原《离骚》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先秦·屈原《九章》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先秦·屈原《九章》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先秦·屈原《招魂》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先秦·屈原《招魂》
悲帷翠帐,饰高堂些
先秦·屈原《招魂》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两汉·东方朔《七谏》
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两汉·王褒《九怀》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两汉·刘向《九叹》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唐代·王昌龄《闺怨》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唐代·杜荀鹤《春宫怨》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代·杜甫《佳人》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画屏闲展吴山翠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宋代·蔡伸《苍梧谣·天》
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宋代·None《望江南·燕塞雪》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小窗净、沈烟熏翠袂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小小杯柈翠袖擎
宋代·赵溍《吴山青·金璞明》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魏晋·曹植《洛神赋》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神女赋》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蔼蔼翠幄,?弱?弱素女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鸡归飞而来栖,翡翠列巢以重行
魏晋·左思《三都赋》
郁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魏晋·左思《三都赋》
罨翡翠,钓鰋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溷章、白鹭,孔鸟、鶤鵠,鵷雏、鵁鶄,翠鬣紫缨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两汉·祢衡《鹦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