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殿
简单释义:
殿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
都时,乘
殿 diàn
①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拜、理政事的房屋佛~、太和~。
②在最后~后。
【殿阁大学士】官名。明太祖开始设立。主要侍从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初无实权,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实际掌握宰相之权
。
【殿后】行军时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殿军】
①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
②参加体育、文艺等竞赛的最后一名。也指获得优胜的最后一名(一般是第三名)。
【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亲自考核会试录取的贡士。始于唐武则天时。根据成绩分若干等次,委以不同的官职。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又称廷试。
【殿下】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
详细解释:殿 dian 部首 殳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3殿
palace; hall; temple; at the rear;
殿
diàn
(1)
(形声。本义击声)
(2)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hall;temple;palace]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3)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4)
帝王宸居 [palace]。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5)
殿试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6)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emperor, empress]。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殿
diàn
(1)
最后,最下 [at the rear]
殿,后也。--《广雅》
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
大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后军也。”
(2)
又如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差等,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殿
diàn
(1)
镇抚,镇守 [guard]
殿天子之邦。--《诗·小雅·采菽》
(2)
又如殿邦(安邦定国)
(3)
定,评定 [judge]
莅之者进不能课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唐·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
(4)
殿后,压阵 [bring up the rear]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5)
停,停止 [stop]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罪经释免,须殿三年,殿期已满。--《元典章新集》
殿春
diànchūn
[the end of the springtime] 春季的末尾
殿后
diànhòu
[bring up the rear] 部队运动时位于最后
殿军
diànjūn
(1)
[rearguard]∶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
孟反、范燮,殿军后入。--《晋书·王坦之传》
(2)
[a person who comes last in a contest or last among the winners]∶体育、游艺竞赛中的最末一名,也指竞赛后入选的最后一名;有时也指第四名(即进入半决赛的四个队中的最后一名)
殿下
diànxià
[(直接称呼)your highness;(间接称呼)his or her highness] 用作对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诸亲王的敬称
殿试
diànshì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 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
殿堂
diàntáng
(1)
[palace]∶高大建筑物
(2)
[palace hall]∶也指建筑物的厅堂
寺院内殿堂焕然一新
殿宇
diànyǔ
[palace;temple;hall building] 雄伟的宫殿建筑
殿
diàn ㄉㄧㄢ╝
(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
(2)
在最后~后。~军。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郑码xmoq,u6bbf,gbkb5ee
笔画数13,部首殳,笔顺编号5131221343554
展开阅读
殿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甲
简单释义: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档??))。--《易·解》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甲jiǎ
⒈天干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乙、丙。〈引〉居首位,占第一~等。富~一方。桂林山水~天下。
⒉动物护身的硬壳,也指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虫。龟~。指~。趾~。
⒊〈古〉军人打仗穿的护身服,用金属或皮革制成铠~。盔~。〈引〉披甲的士兵伏~将攻之。
⒋用金属制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装备装~车。
⒌旧时户口编制的一种,若干户为一~,若干~为一保,~设~长。
⒍
⒎
⒏
⒐
详细解释:甲 jia 部首 田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5甲
armour; first; nail; shell;
甲
jiá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shell]。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nail]。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sixty years]。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甲
jiǎ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营大噪,尽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甲
jiǎ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甲板
jiǎbǎn
[deck of a ship] 舰船上分隔上下各层的板,多指最上面的一层
甲苯
jiǎběn
[toluene] 液态芳香烃c6h5ch3,与苯类似。主要用作溶剂,用作三硝基甲苯、各种染料、药物及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甲兵
jiǎbīng
(1)
[armour and weaponry;military equipment]∶铠甲和兵器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秦风·无衣》
甲兵顿弊。--宋·苏轼《教战守》
(2)
[soldier in armout]∶兵士或军队
抑王兴甲。--《孟子·梁惠王上》
甲虫
jiǎchóng
[beetle] 鞘翅目昆虫,有硬壳,如瓢虫、天牛、金龟子等
甲第
jiǎdì
(1)
[a mansion;a hall]∶豪门贵族的宅第
(2)
[top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an examination]∶科举考试第一等
用甲第为国相。--清·周容《芋老人传》
甲骨文
jiǎgǔwén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the shang dynasty [16th╠11th century b.c.] 殷朝和周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甲库
jiǎkù
(1)
[armoury;arsenal]∶储藏甲胄兵器仓库
得甲库。--《资治通鉴·唐纪》
(2)
[liberary]∶收藏文书档案的库房
甲壳
jiǎqiào
[carapace;crust] 动物身上的坚硬外壳,如乌龟、虾、蟹等
甲鱼
jiǎyú
[soft-shelled turtle] 鳖
甲胄
jiǎzhòu
[armor] 盔甲衣胄
躬擐甲胄。--《左伟·成公十三年》
甲胄之士
甲状腺
jiǎzhuàngxiàn
[thyroid gland] 在颈部前方两侧的内分泌腺,能产生含碘激素,对新陈代谢率有很大的影响
甲子
jiǎ-zǐ
(1)
[a cycle of sixty years]∶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years]∶岁月,年岁
甲
jiǎ ㄐㄧㄚˇ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郑码kib,u7532,gbkbcd7
笔画数5,部首田,笔顺编号25112
展开阅读
甲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