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哲
简单释义: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哲。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
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
哲(哲)zhé
⒈聪明,有才能,智慧卓越的人贤~。先~。~人。
⒉
详细解释:哲 zhe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哲
sagacious; sage; wise;
哲
(1)
喆
zhé
(2)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wise sagacious]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3)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
哲
zhé
(1)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sage;wise man]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2)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3)
哲学的简称 [philosophy]。如文史哲
(4)
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your]。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哲理
zhélǐ
(1)
[philosopher"s stone]∶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
(2)
[philosophic theory]∶关于宇宙和人生根本的原理
哲人
zhérén
[sage] 才智卓越的人
哲学
zhéxué
[philosophy]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之思想。--蔡元培《图画》
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
哲言
zhéyán
[philosophic words] 富有哲理的话;格言
哲
zhé ㄓㄜˊ
(1)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2)
聪明智慧的人先~。
郑码dpj,u54f2,gbkd5dc
笔画数10,部首口,笔顺编号1213312251
展开阅读
哲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也
简单释义:
也
亦表示同样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表示转折或让步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表示强调
表示选择,还是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
又如也是(还是)
也 语气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
也yě
⒈副词。
①〈表〉同样,并行等玉米~叫包谷。你~好,他~好。
②〈表〉加强语气。常跟"再"、"连"、"一点"等连用再~不敢。连一文钱~没有。一点~没错。
③〈表〉转折或让步。常跟"虽然"、"即使"等连用虽然没有见过,~听别人说过。即使困难再大,~要设法克服。
④〈表〉委婉或无可奈何倒~罢了。~只好这样。
⒉文言助词。
①在句末。〈表〉判断或肯定朱德,四川仪陇人~。
②在句末。〈表〉疑问或感叹何~?威武~!
③在句中。〈表〉停顿地之相去~,千有余里。
⒊
详细解释:也 ye 部首 乙 部首笔画 01 总笔画 03也
also;as well as;either;likewise;too;
也
yě
(象形。邨的本字。本义羹魁柄)
(1)
亦表示同样 [also;too;as well;either]。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
(2)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as well as]。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3)
表示转折或让步 [even]。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
(4)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5)
表示强调 [even]。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
(6)
表示选择,还是 [or]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
(7)
又如也是(还是)
也
yě
语气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也罢
yěbà
[whether…or…]两个或几个连用,表示不以所列举的情况为条件
运砖也罢,整地也罢,保证超额完成任务
也罢
yěbà
[all right] 也就算了;罢了。表示只好如此或有容忍之意
也罢,你既然决定了,就照你的想法去办吧!
也好
yěhǎo
(1)
[whether…or…]∶两个或几个连用,表示不论这样还是那样都不是条件,用法跟也罢”相近
插秧也好,收割也好,都不要误了农时
(2)
[may as well;it may not be a bad idea]∶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
让他们自己干一干也好,实践出真知嘛
(3)
[not care]∶愿意;不反对;高兴
也好,谢谢
也许
yěxǔ
(1)
[perhaps;maybe]∶可能但不肯定地
他也许就要来了
(2)
[probably]∶很可能;有极大可能性
也许马上就可以到这里
也…也
yě…yě
(1)
[neither…nor…]∶表示并列
天好也干,天不好也干
(2)
[some…some…]∶表示并列关系
操场上也有打球的,也有跑步的
(3)
[whether…or…]∶表示不以某种情况为条件
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也
yě ㄧㄝˇ
(1)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2)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
(3)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4)
文言语气助词(a.表判断;b.表疑问;c.表停顿;d.形容词尾)。
(5)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
郑码yi,u4e5f,gbkd2b2
笔画数3,部首乙,笔顺编号525
展开阅读
也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