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春秋·佚名《行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春秋·佚名《式微》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春秋·佚名《野有蔓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春秋·佚名《蒹葭》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春秋·佚名《蒹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春秋·佚名《蒹葭》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春秋·佚名《蓼萧》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春秋·佚名《湛露》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先秦·宋玉《九辩》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先秦·宋玉《九辩》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先秦·宋玉《九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先秦·屈原《离骚》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先秦·屈原《九章》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先秦·庄忌《哀时命》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两汉·东方朔《七谏》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两汉·东方朔《七谏》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两汉·刘向《九叹》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诊稀裕,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抉。必有寝衣,长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唐代·元稹《行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唐代·张祜《赠内人》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唐代·李商隐《凉思》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唐代·柳宗元《溪居》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唐代·杜甫《古柏行》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唐代·韩愈《石鼓歌》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唐代·韩愈《山石》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代·王维《秋夜曲》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唐代·王维《桃源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唐代·李白《玉阶怨》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应是绿肥红瘦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宋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惜春更把残红折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犹带彤霞晓露痕
宋代·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秋已暮、红稀香少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青露洗、萍花汀草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宋代·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石榴半吐红巾蹙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一点残红欲尽时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罗裙香露玉钗风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浅碧鳞鳞露远洲
宋代·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碧桃天上栽和露
宋代·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
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绿杯红袖趁重阳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
宋代·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鸣鞘声里绣旗红
宋代·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宋代·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泪湿阑干花著露
宋代·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啼红正恨清明雨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宋代·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宋代·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流恨落花红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心事寄题红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无处觅残红
宋代·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怕絮入书楼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掩红泪、玉手亲折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翠羞红倦
宋代·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玉箫榭春多少,溜啼红、脸霞未消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枝上露,溅清泪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青衫泪满啼红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小小红船西复东
宋代·袁正真《长相思·南高峰》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和泪掩红粉
宋代·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宋代·None《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嘉木立,美竹露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别赋》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南北朝·江淹《别赋》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
南北朝·江淹《别赋》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南北朝·江淹《别赋》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月赋》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南北朝·谢庄《月赋》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
南北朝·谢庄《月赋》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考之四隈,则八埏之中;测之寒暑,则霜露所均
魏晋·左思《三都赋》
蕙风如薰,甘露如醴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宵露霮感,旭日晻孛
魏晋·左思《三都赋》
窥东山之府,则环宝溢目;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昬;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魏晋·左思《三都赋》
“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超延露而驾辩,或逾绿水而采菱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白露凝,微霜结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沃瀛则有攒蒋丛蒲,绿菱红莲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秋黄之苏,白露之茹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或耘或耔,沾体露肌
两汉·扬雄《逐贫赋》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蚊对》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明代·方孝孺《蚊对》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洷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