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春秋·佚名《生民》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壹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唐代·张旭《桃花溪》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代·杜甫《野望》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代·杜甫《兵车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画桥流水东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宋代·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宋代·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答客难》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随园记》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清代·袁枚《随园记》
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虽其不敏,敢不法兮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