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春秋·佚名《楚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之
先秦·宋玉《九辩》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两汉·东方朔《七谏》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唐代·韩愈《石鼓歌》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唐代·杜甫《兵车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几点催花雨
宋代·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一点残红欲尽时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宋代·None《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典故出处】《思旧赋》
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风俗以果为婳,人物以戕害为艺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北征赋》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