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先秦·屈原《卜居》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先秦·屈原《远游》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先秦·None《渔父》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先秦·屈原《离骚》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先秦·屈原《离骚》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先秦·屈原《离骚》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先秦·屈原《离骚》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先秦·屈原《离骚》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先秦·屈原《九章》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先秦·屈原《九章》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先秦·屈原《九章》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先秦·屈原《九章》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先秦·屈原《九章》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先秦·屈原《九章》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先秦·屈原《大招》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两汉·王褒《九怀》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两汉·王逸《九思》
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两汉·刘向《九叹》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西周·姬昌《豫卦》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西周·姬昌《丰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代·李白《静夜思》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唐代·王昌龄《闺怨》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唐代·李商隐《凉思》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唐代·杜牧《旅宿》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唐代·张籍《没蕃故人》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唐代·王维《桃源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应是夜寒凝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此时凝睇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短樯吟倚闲凝伫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宋代·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南北朝·江淹《别赋》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月赋》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南北朝·谢庄《月赋》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子何疑于予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傮响起,疑震霆
魏晋·左思《三都赋》
阹以九疑,御以沅湘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白露凝,微霜结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焦溪涸,汤谷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两汉·枚乘《七发》
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凄怆焉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送穷文》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请勿疑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