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蓝
简单释义:
蓝
(形声。从苃,监声。本义蓼蓝)
同本义
蓝,染青草也。--《说文》
终朝采蓝。--《诗·小雅·采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木蓝、菘蓝、马蓝等
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
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养佛堂。--清·阮元《小沧浪笔谈》
姓
蓝
颜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秋鴘窃蓝。--《尔雅·
蓝(藍)lán
⒈蓝色,像晴空那样的颜色~天。天~色。
⒉蓼蓝,一年生草本。叶子提制的靛青,可做染料,染出的颜色就是青青出于~,而胜于~。
⒊[蓝本]著作所依据的原本。
⒋[蓝图]一种复制图。〈喻〉建设的计划。
蓝lan 1.苤蓝。甘蓝的一种。是普通蔬菜。
详细解释:蓝 lan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3蓝
blueness;
蓝
(1)
藍
lán
(2)
(形声。从苃,监声。本义蓼蓝)
(3)
同本义 [indigo plant]。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蓝,染青草也。--《说文》
终朝采蓝。--《诗·小雅·采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4)
又如木蓝、菘蓝、马蓝等
(5)
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 [temple]
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养佛堂。--清·阮元《小沧浪笔谈》
(6)
姓
蓝
(1)
藍
lán
(2)
颜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blue]
秋鴘窃蓝。--《尔雅·释鸟》。注青也。”
上有蔚蓝天。--杜甫《冬到金华山观》
以蓝手巾裹头。--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蓝郁郁(蓝蓝);蓝榜(乡会试时,只要答卷不合规定,或者有了污损,就把它用蓝笔写出,截角张榜公布,并取消该考生的考试资格);蓝湛湛(形容极蓝)
(4)
假借为褴”。衣服破烂 [wornout]
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蓝蓝(衣服破旧的样子);蓝蒌(形容衣服破旧)
蓝宝石
lánbǎoshí
[sapphire] 一种蓝色透明的刚玉,硬度大,用做首饰或精密轴承
蓝本
lánběn
[original version of a work; chief source of writing] 编修书籍或绘画时所根据的底本
蓝靛
lándiàn
(1)
[indigo]∶靛蓝的通称
(2)
[indigo blue]∶深蓝色
蓝黑
lánhēi
[bluish dark color] 蓝黑色颜料(例如植物黑或碳黑)
蓝灰色
lánhuīsè
[russian blue;pewter] 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比鼹鼠略深一些
蓝缕
lánlǚ
[worn-out dress; ragged; shabby] 破衣裳
蓝皮
lánpí
[blue pelt] 底层涂饰完工之前的生皮
蓝皮书
lánpíshū
[blue book] 一种政府发表的文件,用蓝色封皮,性质与白皮书相同
蓝桥
lánqiáo
[blue bridge] 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蓝田
lántián
[lantian] 陕西省西安市辖的县。位于渭河平原南沿,人口53万。为蓝田猿人”骨化石发现地
蓝田生玉
lántián-shēngyù
[children born of great parents] 比喻贤能的父亲生得贤能的儿子
孙权见而奇之,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三国志·诸葛恪传》
蓝田玉
lántiányù
[lantian jade] 指用蓝田产的玉制成的首饰。蓝田,在长安东南,有蓝田山,以产玉著称
蓝图
lántú
(1)
[blueprint]
(2)
通常用铁氰化和铁盐敏化的纸或布,曝光后用清水冲洗显影晒成的蓝底白图的相纸,特别供晒印地图、机械图、建筑图样用
(3)
一个详细的、各部分完全协调的计划或行动规划
建设蓝图
蓝盈盈
lányíngyíng
[bright blue; shining blue] [方]∶即蓝莹莹”。形容蓝而透亮
蓝盈盈的西湖水
蓝玉
lányù
[children born of great parents] 蓝田生玉的省称
蓝湛湛
lánzhànzhàn
[dark blue] 形容极蓝
蓝湛湛的海洋
游泳池水蓝湛湛
蓝
(藍)
lán ㄌㄢˊ
(1)
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盈盈。蔚~。~本。~图。
(2)
植物名,品种很多,如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
(3)
古同褴”,褴褛。
(4)
姓。
郑码ekml,u84dd,gbkc0b6
笔画数13,部首艹,笔顺编号1222231425221
展开阅读
蓝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馨
简单释义:
馨〈形〉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同本义
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
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
尔酒既清,尔淆既馨。--《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馨烈(芳香浓烈);馨逸(香气洋溢;芳香远播)
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晋书》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业);馨德(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引申为美
黍
馨xīn散布出很远的香气。泛指芳香~香。〈喻〉好的道德或声誉垂~千祀(祀年)。
详细解释:馨 xin 部首 香 部首笔画 09 总笔画 20馨
strong and pervasive fragrance;
馨
xīn
〈形〉
(1)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qìng)。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2)
同本义 [wide-spread fragrance]
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
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
尔酒既清,尔淆既馨。--《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3)
又如馨烈(芳香浓烈);馨逸(香气洋溢;芳香远播)
(4)
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good reputation]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晋书》
(5)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业);馨德(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引申为美[beauty]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君陈》
馨
xīn
(1)
有赞美的意思◇来多宁馨”(如此,这样) 连用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2)
又如宁馨儿
馨香
xīnxiāng
(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远播
(2)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烧香的香味
馨香祷祝
xīn xiáng dǎozhù
[burn incense and pray to the gods]本指迷信的人虔诚地求神拜佛、祈祷祝愿◇引申为真诚地期望
馨
xīn ㄒㄧㄣˉ
(1)
散布很远的香气~香。如兰之~。
(2)
喻长存的英名垂~千祀。
(3)
助词,作用同样”宁~(这样,如此)。宁~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郑码bxmk,u99a8,gbkdcb0
笔画数20,部首香,笔顺编号12152133554312342511
展开阅读
馨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