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春秋·佚名《文王》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春秋·佚名《生民》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春秋·佚名《皇矣》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春秋·佚名《荡》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春秋·佚名《板》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春秋·佚名《执竞》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春秋·佚名《思文》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春秋·佚名《臣工》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春秋·佚名《玄鸟》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春秋·佚名《长发》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先秦·屈原《卜居》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先秦·屈原《远游》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先秦·屈原《远游》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先秦·屈原《天问》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先秦·屈原《天问》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先秦·屈原《天问》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先秦·屈原《天问》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先秦·屈原《天问》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先秦·屈原《天问》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先秦·屈原《天问》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先秦·屈原《天问》
彭铿斟雉,帝何飨
先秦·屈原《天问》
厥严不奉,帝何求
先秦·屈原《天问》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先秦·None《渔父》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先秦·屈原《九歌》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先秦·屈原《离骚》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先秦·屈原《九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先秦·屈原《九章》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先秦·屈原《九章》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先秦·屈原《九章》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先秦·屈原《招魂》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先秦·屈原《招魂》
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先秦·屈原《招魂》
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先秦·屈原《招魂》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先秦·庄忌《哀时命》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先秦·庄忌《哀时命》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先秦·庄忌《哀时命》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两汉·东方朔《七谏》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两汉·东方朔《七谏》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两汉·刘向《九叹》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两汉·刘向《九叹》
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辞
两汉·刘向《九叹》
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顺流
两汉·刘向《九叹》
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两汉·刘向《九叹》
顺风波以南北兮,雾宵晦以纷纷
两汉·刘向《九叹》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两汉·刘向《九叹》
升虚凌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西周·姬昌《泰卦》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西周·姬昌《益卦》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西周·姬昌《归妹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唐代·李商隐《凉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代·李商隐《锦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唐代·李商隐《隋宫》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唐代·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唐代·韩愈《石鼓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唐代·李白《蜀道难》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唐代·杜甫《哀王孙》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仿佛梦魂归帝所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縠皱波纹迎客棹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眼波才动被人猜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日暮沧波起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酥润凌波地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万顷烟波万顷愁
宋代·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恼乱横波秋一寸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眼波低处事还新
宋代·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日落波平
宋代·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
宋代·None《望江南·燕塞雪》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怎对烟波不泪流
宋代·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凌波路冷秋无际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昨夜波声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魏晋·曹植《洛神赋》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魏晋·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阁中帝子今何在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月赋》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南北朝·谢庄《月赋》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北朝·谢庄《月赋》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丹藕凌波而的皪,绿芰泛涛而浸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冻醴流澌,温酎跃波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亿若大帝之所兴作,二嬴之所曾聆
魏晋·左思《三都赋》
陟中坛,即帝位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英喆雄豪,佐命帝室
魏晋·左思《三都赋》
皇恩绰矣,帝德冲矣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亮曰:“日不双丽,世不两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古先帝代,曾览八纮之洪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潮波汨起,回复万里
魏晋·左思《三都赋》
湛淡羽仪,随波参差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否泰之相背也,亦犹帝之悬解,而与桎梏疏属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魏晋·左思《三都赋》
汩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之涌波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魏晋·左思《三都赋》
腾波沸涌,珠贝汜浮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肸飨而兴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七发》
湍流溯波,又澹淡之
两汉·枚乘《七发》
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两汉·枚乘《七发》
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
两汉·枚乘《七发》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两汉·枚乘《七发》
发怒庢沓,清升踰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
两汉·枚乘《七发》
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两汉·王褒《洞箫赋》
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
先秦·宋玉《高唐赋》
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
先秦·宋玉《高唐赋》
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
两汉·班彪《北征赋》
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乘舫州而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帝典》曰:“克明峻德
春秋·曾子《第二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帝典》曰:“克明峻德
春秋·子思《第二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