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春秋·佚名《燕燕》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春秋·佚名《东门之池》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先秦·屈原《远游》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先秦·宋玉《九辩》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先秦·屈原《离骚》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先秦·屈原《离骚》
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先秦·屈原《招魂》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先秦·庄忌《哀时命》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两汉·东方朔《七谏》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两汉·东方朔《七谏》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两汉·王逸《九思》
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婬
两汉·王逸《九思》
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岁之既晏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唐代·李商隐《瑶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唐代·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桃花落,闲池阁
宋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一池萍碎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忆昔西池会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
宋代·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宋代·曾巩《墨池记》
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南北朝·谢庄《月赋》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墨井盐池,玄滋素液
魏晋·左思《三都赋》
齐龙首而涌霤,时梗概於滮池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
魏晋·左思《三都赋》
造姑苏之高台,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浚池,佩长洲之茂苑
魏晋·左思《三都赋》
阙沟乎商鲁,争长於黄池
魏晋·左思《三都赋》
龙池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溃其阿
魏晋·左思《三都赋》
樊以蒩圃,滨以盐池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魏晋·左思《三都赋》
殆而朅来相与,第如滇池,集于江洲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辇道邪交,黄池纡曲
两汉·枚乘《七发》
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逐贫赋》
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