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听
简单释义: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
详细解释:听 ting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听
audition;hear;let;listen to;obey;
听
(1)
聽
tīng
(2)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3)
同本义 [listen;hear]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4)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5)
接受,听信,接纳 [heed;obey;have a receptive ear for]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6)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7)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administer]。
(8)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9)
决断;审理 [诉讼案件][serve as a judge]。
(10)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1)
等候;待 [wait]。
(12)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3)
听凭,任凭[allow;let]。
(14)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5)
侦察 [reconnoiter]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听
(1)
聽
tīng
(2)
耳朵 [ear]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3)
马口铁罐[tin]。
(4)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5)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6)
耳目,间谍[detective;spy]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7)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office]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听斑
tīngbān
[macula acustica] 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位于 (1)∶球囊内(2)∶椭圆囊内,它们被其上有碳酸钙结晶或结石的胶状物覆盖,与平衡感觉有关
听便
tīngbiàn
[as one pleases] 听凭自便
去留听便
听不懂
tīng bu dǒng
[unversed] 显示无知、不熟习的
听不懂这位社会科学家的行话
听不清
tīng bu qīng
[can"t hear well;can"t catch] 不能清楚地听见
我听不清你的话
听差
tīngchāi
[servant;office attendant;manservant] 旧指在机关或富人家里做杂活的男仆
听窗
tīngchuāng
[overhear outside bridal chamber] 听房
听从
tīngcóng
[obey;listen to;accept;heed;comply with] 接受并服从
听从他的劝告
听错
tīngcuò
[mishear] 没听对
听懂
tīngdǒng
(1)
[understand]∶听明白--用法广泛,从感觉上的物质行为或很偶然的考虑,直至对内在的本质,基本理论或重要意义的完全而深刻的认识
吵闹妨碍我听懂电话接线员的话
(2)
[take]∶领会
他的听众不易听懂他的意思
听断
tīngduàn
[hear and decide;preside at lawsuit and give judgment] 听取陈述而作裁断。也指听讼狱而加以裁决
听而不闻
tīng érbùwén
[hear but pay no attention;turn a deaf ear to;listen but not hear] 看上去在听,实际上没听见。形容心不在焉,神不专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学》
听房
tīngfáng
[overhear outside bridal chamber] 流行于一些地区的民俗,在新房外面偷听新婚夫妇的言谈动静。也说听窗”
听候
tīnghòu
[wait for a decision] 遵命等候
听候决定
听话
tīnghuà
[obedient;tractable] 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愿意服从
听话的孩子
听话儿
tīnghuàr
[wait for a reply] 等候别人给以回答
听会
tīnghuì
[attend meeting] 到会场听发言、讲演等
昨天去听会的人很多
听见风就是雨
tīngjiàn fēng jiùshì yǔ
[chime in with others] 比喻随声附和,或因轻信而夸大事实
这号人哪,都是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风就是雨,看见闪就是雷
听讲
tīngjiǎng
[listen to a talk or a lecture;attend a lecture;sit in on a class] 听人讲授;上课
听觉
tīngjué
[sense of hearing;anditory sensation] 脊椎动物具有的与声音感觉有关的特殊官能之一,机械振动波通过哺乳动物耳内的感受器传递,或在较低等的脊椎动物中通过听壶这种相应的知觉感受器传递。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听到频率为16至27000赫的声音,声能转换成冲动后,由听神经传导至听觉中枢而感受到
听课
tīngkè
(1)
[visit (或sit in on )a class]∶听一堂课
(2)
[attend a lecture]∶听一个讲演
(3)
[listen to teachers]∶听老师讲课
听来
tīnglái
[sound] 构成或传达某种印象,听话人感到有某种含意
听力
tīnglì
(1)
[audition;hearing]∶辨别声音的能力
经过针刺恢复了听力
(2)
[aural comprehension]∶听觉的理解力
她英语的听力很好
听命
tīngmìng
(1)
[take orders from;be at one"s command]∶听从命令;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
(2)
[resign oneself to one"s fate;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听天由命;听其自然
听凭
tīngpíng
[allow;let] 听任;任凭
听凭别人的摆布
听其言观其行
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
[listen to what a person says and watch what he does;take note of sb."s words but judge him by his deeds] 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常有不仅要听他说的,更重要的是看其做的如何”的含义
听其自然
tīngqízìrán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leave enough alone;let matters stand;take the world as one finds it] 任凭事情发展,不作任何努力
听墙根,听墙根儿
tīng qiánggēn,tīng qiánggēnr
[eavesdrop;overhear] 在暗处偷听别人谈话
听取
tīngqǔ
[listen to;hear] 接受;听[意见、反映、汇报等]
听取汇报
听任
tīngrèn
[allow;let] 随其发展,不加干预
听审
tīngshěn
[wait for a trial] 等待审判
听事
tīngshì
(1)
[manage affairs]∶处理政事
(2)
[hall;office;court-room]∶大厅(多指官署中的)。也作厅事”
听事前仅容旋马。--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听事诚隘。
听事已宽。
听书
tīngshū
[listen to storytelling] 听说书人说书
咱们不看戏,到茶馆里听书吧
听说
tīngshuō
[hear;understand;be told;get wind of] 听人所说
听说他到海口去了
听说她现已结婚
听讼
tīngsòng
[preside at lawsuit;hearing;try a case;administer justice] 听理诉讼;审案
听随
tīngsuí
[obey;allow] 顺从;听凭;随便怎么都可以
听随尊便
听天由命
tīngtiān-yóumìng
[resign oneself to one"s fate;submit to the will of heaven;give hostage to fortune;trust to luck] 听其自然发展天成,忽视或放弃人本身的能动作用
听筒
tīngtǒng
(1)
[headphone;earphone;earpiece]∶耳机
(2)
[telephone receiver]∶电话机中一种使电的脉动或变化的电流转换成声音的装置
(3)
[stethoscope]∶听诊器
听闻
tīngwén
(1)
[hear]∶听的活动
骇人听闻
(2)
[what one has heard]∶指听到的内容
以广听闻
听戏
tīngxì
[go to the opera] 欣赏、观看戏剧表演
听写
tīngxiě
[dictation]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不参考其它资料,凭记忆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英语老师又在让学生听写单词
听信
tīngxìn
(1)
[wait for information]∶等候信息
你明日再来听信吧
(2)
[believe;believe what one has heard]∶听而相信
听信谣言
听阈
tīngyù
[threshold of audibillty] 在试验的特定部分中能引起听感的特定信号的最小有效声压值;阈值可用相当于0.0002微巴或1微巴的分贝数来表示
听者
tīngzhě
[auditioning] 特指听众之一
听诊
tīngzhěn
[auscultate;auscultation] 用听诊法检查;听取器官(如肺或心脏)内发出的声音作为诊断和治疗的辅助的行为,此项检查可由使用听诊器或直接贴耳于身体而进行
听政
tīngzhèng
[administer the affairs of state;hold court] 坐朝处理政务;主持国政
听之任之
tīngzhī-rènzhī
[let sb.have his own way;leave things as they are;let matters drift] 听任不管。让它自由发展
听众
tīngzhòng
[audience;listeners] 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
听子
tīngzi
[tin;can] [方]∶装食品、饮料、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一般用铁皮制成,也有合金的或塑料的
茶叶听子
听
(聽)
tīng ㄊㄧㄥˉ
(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
(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
(3)
任凭,随~任(rèn)。~凭。~之任之。
(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
(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郑码jpd,u542c,gbkccfd
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312
展开阅读
听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江
简单释义: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江,江水也。犊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
通要冲)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
江jiāng
⒈泛指大的河流珠~。岷~。
⒉特指长江(也叫"扬子江")~淮地区。百万雄师过大~。
⒊
⒋
详细解释:江 jiang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6江
river;
江
jiāng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changjiang river]
江,江水也。犊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3)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4)
江河的通称 [river]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钱塘浙江,有吴通陵江。--《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5)
又如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江燕引雏(江边的燕子,为避灾祸,遂引雏燕弃巢而离去);江州车儿(一种独轮推车)
(6)
江苏省的简称 [jiangsu province]。如江浙
(7)
中国古国名 [jiang state]。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8)
是中古州名 [jiang prefecture]。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9)
姓
江北
jiāngběi
(1)
[nor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
[nor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泛指长江以北
江表
jiāngbiǎo
[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江盗
jiāngdào
[a notorious bandit boats] 出没于长江上的强盗船只
有江盗百艘。--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江东
jiāngdōng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江都
jiāngdū
[another name of yangzhou] 扬州的别名
江都围急。--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江防
jiāngfáng
(1)
[flood-prerention emarkment,esp. the changjiang river]∶防止江河决堤等水患的预防工程,特指长江的江防
(2)
[military defens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指长江的军事防御
江防工事
江干
jiānggān
[by the river] 江边,江畔
江河
jiānghé
(1)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long river]∶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江河日下
jiānghé-rìxià
[go from bad to worse;degenerate day by day;be on the decline;be on the wane] 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
江湖
jiānghú
(1)
[rivers and lakes]∶河流湖泊
远涉江湖。--《资治通鉴》
(2)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指四方各地
转徙于江湖。--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3)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
(4)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四处流浪、卖艺、卖药
(5)
[live in seclusion]∶隐士居处
处江湖之远。--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湖骗子
jiānghú piànzi
[mountebank;charlatan;swindler] 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等骗术谋生的人。泛指招摇撞骗的人
江湖医生
jiānghú yīshēng
(1)
[quack]∶假称有医学知识的人
(2)
[mountebank]∶卖药的流动小贩
江湖艺人
jiānghú yìrén
[joculator;itinerant entertainers] 中世纪欧洲流浪艺人,受人雇用,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
江郎才尽
jiāngláng-cáijìn
[one"s literary talent is at an ebb;have lost one"s talent;one"s inpiration has dried up] 原指南朝才子江淹后期才思衰竭一事,今喻文人的才华穷尽
江轮
jiānglún
[river streamer] 行驶在江河中的轮船
江门
jiāngmén
[jiangmen] 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22万。是内河航运重要港口,物资集散中心
江米
jiāngmǐ
[polished glutinous rice] 糯米
江米酒
江米酒
jiāngmǐjiǔ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wine made from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 糯米加曲酿成的有少许酒味的酸甜食品
江南
jiāngnán
(1)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江宁
jiāngníng
[jiang ning city] 地名,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南京市
江宁之龙蟠…皆产梅。(龙蟠地名。龙蟠里,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下。以产梅著称。)--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江山
jiāngshān
[rivers and mountains;country;state power]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jiāngshān yì gǎi,bǐngxìng nán yí
[it"s easy to change rivers and mountains but hard to change a person"s nature;a fox may grow grey,but never good;a sow,when washed,returns to the muck;it is hard to change man"s natural disposition than to change rivers and mountains] 政体容易更改,本性难于变移,比喻生性风格或既成的事实难以改变
江苏
jiāngsū
[jiangsu] 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铁路、水运、公路发达。工业发达,手工业种类繁多。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
江天
jiāngtiān
[the sky over the river] 江面上的广阔空际
万里江天
江天一色
jiāngtiān-yīsè
[a broad expanse of river is linked with the sky] 浩瀚的江水与天际融汇成一种颜色,不能分辨。形容江面宽阔,景色壮美
江西
jiāngxī
[jiangxi]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江心补漏
jiāngxīnbǔlòu
[repair a leak in mid-stream] 船坏有洞,到江中心方才修补。比喻防患已晚而力不能及
江右
jiāngyòu
[jiangxi province] 江西省的别称,古时在地理上以西为右,江西以此得名
江猪
jiāngzhū
[black finless porpoise] 江豚”的通称
江左
jiāngzuǒ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偏安江左
江
jiāng ㄐㄧㄤˉ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3)
姓。
郑码vbi,u6c5f,gbkbdad
笔画数6,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1
展开阅读
江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