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先秦·屈原《远游》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先秦·屈原《天问》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先秦·屈原《天问》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先秦·屈原《九歌》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先秦·屈原《离骚》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先秦·屈原《九章》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先秦·屈原《招魂》
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先秦·屈原《招魂》
鸿鹄代游,曼骕驦只
先秦·屈原《大招》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两汉·东方朔《七谏》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唐代·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唐代·杜甫《佳人》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唐代·李商隐《韩碑》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唐代·李商隐《韩碑》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唐代·韩愈《石鼓歌》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唐代·杜甫《哀王孙》
【典故出处】《三都赋》
毗代作桢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古先帝代,曾览八纮之洪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捷若庆忌,勇若专诸
魏晋·左思《三都赋》
览将帅之拳勇,与士卒之抑扬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料其虓勇,则雕悍狼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七发》
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賁育之断,不能为勇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此文王之勇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此武王之勇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