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丁
简单释义:
丁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小的立方体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
详细解释:丁 ding 部首 一 部首笔画 01 总笔画 02丁
man; population; fourth;
丁1
dīng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nail]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wad;small cubes of meat or vegetable](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our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man]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member of a family]。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person engaged in a certain occupation]。如 园丁;家丁;庖丁
丁
dīng
(1)
壮盛;强壮 [strong]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fourth]。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丁
dīng
(1)
当;遭逢 [fall upon]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另见 zhèng
队
dīngbà
[spur] 端与堤岸相接呈t”字形的保护堤岸水土的建筑物
丁册
dīngcè
[residence booklet] 旧时的户口簿
丁丑
dīng-chǒu
[dingchou,the fourteen of the circle of the sixty in chinese calandar] 六十甲子的第十四位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苏轼《石钟山记》
丁村人
dīngcūnrén
[dingcun man,primitive man of about 100,100 years ago, whose fossil remains were found in dingcun of shanxi province in 1954] 中国古人类化石,1954年发现于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
丁当
dīngdāng
[jingle;clater;dingdong] 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的碰撞声。也作叮当、玎当
丁当长鸣
dīngdāng-chángmíng
[dingdong;jingle;clatter] 发丁当声
听得见狂风呼呼地悲号,大钟丁当长鸣
丁点儿
dīngdiǎnr
[a tiny bit] [方]∶表示数量小
只有一丁点儿酒了
丁冬
dīngdōng
[tinkle] 象声词。丁当声,丁丁作响,形容金属、玉器碰撞的声音,也作丁东、 叮咚
鼓声响起,木琴丁冬
丁对
dīngduì
[just right] [方]∶适合;妥当
事情处理得丁对
丁亥
dīng-hài
[ding hai,the twenty-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the chinese calender] 六十甲子的第二十四位
乾隆丁亥 (公元1767年) 冬。--清·袁枚《祭妹文》
丁口
dīngkǒu
(1)
[capitation]∶ 人口税
(2)
[population] 指百姓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促织》
丁零
dīnglíng
[tinnient;tinkle jingle] 形容铃声或金属撞击的声音
铜铃丁零
丁零当啷
dīngling-dānglāng
[ cling-clang;jingle-jangle] 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碰撞发出的一连串的声音
丁卯
dīng-mǎo
[ding mao,the 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六十甲子的第四位
在丁卯 (公元1627年) 三月之望。--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丁年
dīngnián
[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龄
丁宁
dīngníng
[give careful instructions repeatedly] 叮咛,反复地嘱咐
丁是丁,卯是卯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1)
[be conscientious and meticulous;be accurate in what one says;be fastidiously accurate] 丁、卯分别是天干、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错乱了影响记时。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凤姐笑道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
(2)
也作钉是钉,铆是铆”
丁税
dīngshuì
[poll tax] 人头税
丁未
dīng-wèi
[dingwei, the forty-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chinese calendar] 六十甲子的第四十四位
是月丁未。--清·姚鼐《登泰山记》
丁香
dīngxiāng
[lilac;clove] 丁香属的一种植物
丁徭
dīngyáo
[corv閑] 丁役
丁忧
dīngyōu
[be in mourning for parent"s death] 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晋书·袁悦之传》
丁壮
dīngzhuàng
[healthy and strong men] 健壮的人,指青壮年
丁字步
dīngzìbù
[t.step] 双脚呈垂直方向接触,其中一脚跟靠在另一脚窝处,两脚尖对两斜角,如一丁”字,所以叫丁字步。丁字步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脚位
丁字尺
dīngzìchǐ
[t. square] 一端有横档的直尺,丁”字形用于划平行线或用作三角板的支承物来划与直尺成各种角度的直线
丁字镐
dīngzìgǎo
[pick hammer] 一端锋利而另一端钝的镐
丁字街
dīngzìjiē
[t-shaped road junction] 即两条相交处呈t”形的街道
丁字梁
dīngzìliáng
[t-girder;t-beam] 形容状丁字的梁
丁2
zhēng
另见dīng
丁丁
zhēngzhēng
[jingle;tinkle] 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
伐木丁丁。--《诗·小雅·伐木》
丁1
dīng ㄉㄧㄥˉ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
郑码ai,u4e01,gbkb6a1
笔画数2,部首一,笔顺编号12
man;population;fourth;
丁2
zhēng ㄓㄥˉ
〔~~〕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郑码ai,u4e01,gbkb6a1
笔画数2,部首一,笔顺编号12
展开阅读
丁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锦
简单释义:
锦〈名〉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古指锦袍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锦jǐn
⒈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蜀~。~旗。~标。~绣。~缎。
⒉色彩鲜艳华丽~霞。~羽。
⒊
详细解释:锦 jin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锦
bright and beautiful; brocade;
锦
(1)
錦
jǐn
〈名〉
(2)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3)
同本义 [brocade]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4)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5)
古指锦袍 [brocade gown]。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6)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your]。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锦
(1)
錦
jǐn
〈形〉
(2)
比喻鲜艳华美的 [bright and beautiful]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4)
在锦上绣花的 [embroidered on brocade]。如锦字
锦标
jǐnbiāo
[prize] 本是锦制的标旗;后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如锦旗、银杯等
锦标赛
jǐnbiāosài
[playdown] 不同地区或竞赛大组的优胜者之间的一系列决赛之一
锦缎
jǐnduàn
[brocade] 一种华丽的丝织品,其上有用金银线织成的凸花
锦鸡
jǐnjī
[golden pheasant] 形状像雉,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巴很长,雌的羽毛暗褐色。可供观赏
锦纶
jǐnlún
[polyamide fibre] 二元酸和二元胺缩聚而成的纤维。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用于纺织。旧称尼龙”
锦囊妙计
jǐnnáng-miàojì
[bag of tricks] 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锦披
jǐnpī
(1)
[dossal,dossel]
(2)
一种挂在宝座或背上的彩色披
(3)
挂在祭台背后和上面或圣体栏杆旁边的一种彩色披
锦旗
jǐnqí
[silk banner] 用彩色绸缎制成的旗子,授给各种竞赛中的优胜者,或者送给团体或个人,表示敬意、谢意等
锦上添花
jǐnshàng-tiānhuā
[be blessed with a double portion of good fortune] 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伸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又要涪翁作颂,且用锦上添花。--黄庭坚《了了庵颂》
锦西
jǐnxī
[jinxi] 市名。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南部。京哈铁路斜贯全境。1985年设市、锦州市辖管。城市人口65.5万。农、林业均盛。沿海有渔盐之利。工业有采矿、石油加工、化工、造船等
锦绣
jǐnxiù
[beautiful brocade]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锦绣河山
jǐnxiù héshān
[beautiful landscape] 如锦所绣成的江河与山岳。形容壮丽美好的河流山川
锦衣卫
jǐnyīwèi
[imperial guards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eventually became a sort of ss troops] 明代护卫皇宫亲军。明太祖时始设,权力极广、兼理侦察、逮捕、审讯之事。也是明代的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玉食
jǐnyī-yùshí
[live an extravagant life] 华美的衣服,珍异的食品。形容豪奢的生活
锦州
jǐnzhōu
[jinzhou] 辽宁省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勃海,面积1782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扼辽西走廊北口京哈、锦承铁路交汇,自古为交通军事重镇。经济以炼油为主
锦
(錦)
jǐn ㄐㄧㄣˇ
(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2)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郑码pnli,u9526,gbkbdf5
笔画数13,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2511252
展开阅读
锦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