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春秋·佚名《衡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
先秦·宋玉《九辩》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先秦·宋玉《九辩》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先秦·宋玉《九辩》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先秦·宋玉《九辩》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先秦·屈原《九章》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先秦·屈原《九章》
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先秦·屈原《大招》
桂水兮潺湲,扬流兮洋洋
两汉·王褒《九怀》
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两汉·王褒《九怀》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两汉·刘向《九叹》
赴阳侯之潢洋兮,下石濑而登洲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唐代·李商隐《韩碑》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魏晋·左思《三都赋》
馀粮栖亩而弗收,颂声载路而洋溢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盖比物以错辞,述清都之闲丽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
先秦·宋玉《高唐赋》
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心愤此事,遂託所过,述而成赋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