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姓宝宝名字大全 > 李好云名字打分84分
李好云名字综合得分:84
84
所有典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春秋·佚名《关雎》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春秋·佚名《卷耳》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春秋·佚名《凯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春秋·佚名《北风》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春秋·佚名《君子偕老》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春秋·佚名《桑中》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春秋·佚名《木瓜》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春秋·佚名《风雨》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春秋·佚名《风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春秋·佚名《风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春秋·佚名《出其东门》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春秋·佚名《敝笱》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春秋·佚名《葛屦》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春秋·佚名《蟋蟀》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春秋·佚名《唐风·扬之水》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春秋·佚名《有杕之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春秋·佚名《小雅·鹿鸣》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春秋·佚名《吉日》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春秋·佚名《斯干》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民莫不穀,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春秋·佚名《小弁》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春秋·佚名《何人斯》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春秋·佚名《车舝》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春秋·佚名《绵蛮》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春秋·佚名《云汉》
所有典故: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先秦·屈原《远游》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先秦·屈原《远游》
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先秦·屈原《远游》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先秦·屈原《远游》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先秦·屈原《天问》
伏匿穴处,爰何云
先秦·屈原《天问》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先秦·宋玉《九辩》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先秦·宋玉《九辩》
何氾滥之浮云兮
先秦·宋玉《九辩》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先秦·宋玉《九辩》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先秦·宋玉《九辩》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先秦·宋玉《九辩》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先秦·宋玉《九辩》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先秦·宋玉《九辩》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先秦·屈原《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先秦·屈原《离骚》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先秦·屈原《离骚》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先秦·屈原《离骚》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先秦·屈原《离骚》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先秦·屈原《离骚》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先秦·屈原《离骚》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先秦·屈原《离骚》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先秦·屈原《离骚》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先秦·屈原《离骚》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先秦·屈原《离骚》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先秦·屈原《离骚》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先秦·屈原《离骚》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先秦·屈原《离骚》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先秦·屈原《离骚》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先秦·屈原《九章》
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先秦·屈原《九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先秦·屈原《九章》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先秦·屈原《九章》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先秦·屈原《九章》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先秦·屈原《九章》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先秦·屈原《九章》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先秦·屈原《九章》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先秦·屈原《九章》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先秦·屈原《九章》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先秦·屈原《九章》
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先秦·屈原《招魂》
比德好闲,习以都只
先秦·屈原《大招》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先秦·屈原《大招》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先秦·庄忌《哀时命》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先秦·庄忌《哀时命》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先秦·庄忌《哀时命》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先秦·庄忌《哀时命》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先秦·庄忌《哀时命》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两汉·东方朔《七谏》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两汉·东方朔《七谏》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两汉·东方朔《七谏》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两汉·东方朔《七谏》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两汉·东方朔《七谏》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两汉·东方朔《七谏》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两汉·东方朔《七谏》
浮云兮容与,道余兮何之
两汉·王褒《九怀》
顾列孛兮缥缥,观幽云兮陈浮
两汉·王褒《九怀》
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两汉·王褒《九怀》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
两汉·王褒《九怀》
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
两汉·王褒《九怀》
浮云郁兮昼昏,霾土忽兮塺々
两汉·王褒《九怀》
乘虹骖蜺兮,载云变化
两汉·王褒《九怀》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两汉·王逸《九思》
载青云兮上昇,適昭明兮所处
两汉·王逸《九思》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两汉·王逸《九思》
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浮云
两汉·王逸《九思》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两汉·王逸《九思》
乱曰: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两汉·王逸《九思》
游清灵之飒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两汉·刘向《九叹》
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闇前
两汉·刘向《九叹》
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两汉·刘向《九叹》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两汉·刘向《九叹》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两汉·刘向《九叹》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两汉·刘向《九叹》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譬彼蛟龙乘云浮兮,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两汉·刘向《九叹》
所有典故: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壹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所有典故: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西周·姬昌《小畜卦》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西周·姬昌《遯卦》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西周·姬昌《小过卦》
所有典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代·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唐代·李商隐《为有》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唐代·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唐代·韦庄《金陵图》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唐代·郑畋《马嵬坡》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唐代·王维《终南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代·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唐代·李白《赠孟浩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代·李白《送友人》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唐代·李商隐《北青萝》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唐代·李商隐《风雨》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代·杜甫《月夜》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唐代·杜甫《别房太尉墓》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唐代·杜牧《旅宿》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唐代·韦庄《章台夜思》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唐代·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唐代·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代·刘昚虚《阙题》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唐代·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唐代·李商隐《春雨》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唐代·杜甫《宿府》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代·杜甫《登楼》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代·杜甫《蜀相》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唐代·祖咏《望蓟门》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王维《送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唐代·杜甫《望岳》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唐代·杜甫《佳人》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唐代·李颀《琴歌》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唐代·李颀《古意》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唐代·柳宗元《渔翁》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唐代·韩愈《石鼓歌》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唐代·韩愈《山石》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唐代·王维《老将行》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唐代·王维《老将行》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唐代·王维《桃源行》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唐代·王维《桃源行》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唐代·王维《桃源行》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唐代·王维《桃源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美人如花隔云端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唐代·李白《蜀道难》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代·李白《关山月》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唐代·杜甫《兵车行》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唐代·杜甫《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唐代·杜甫《兵车行》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唐代·杜甫《哀王孙》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唐代·杜甫《丽人行》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唐代·杜甫《哀江头》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唐代·高适《燕歌行》
所有典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碧云天,黄叶地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东城渐觉风光好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奴面不如花面好
宋代·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红烛自怜无好计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云渺渺,水茫茫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求得浅欢风日好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背飞双燕贴云寒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好是风和日暖
宋代·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少年自负凌云笔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淡云来往月疏疏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同云深处望三关
宋代·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千里云峰千里恨
宋代·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
宋代·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朝云横度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宋代·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短雨残云无意绪
宋代·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愁云淡淡雨潇潇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宋代·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宋代·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宋代·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朝云漠漠散轻丝
宋代·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晴碧万重云
宋代·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乔木生云气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满架花云留不住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南北高峰云淡浓
宋代·袁正真《长相思·南高峰》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香云随步起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和云和雁飞
宋代·吴文英《醉桃源·赠卢长笛》
难禁三月好风光
宋代·None《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
宋代·周端臣《玉楼春·华堂帘幕飘香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魏晋·曹植《洛神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南北朝·江淹《别赋》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南北朝·江淹《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先秦·宋玉《神女赋》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先秦·宋玉《神女赋》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先秦·宋玉《神女赋》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先秦·宋玉《神女赋》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魏晋·向秀《思旧赋》
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两汉·张衡《归田赋》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
两汉·贾谊《鵩鸟赋》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北朝·谢庄《月赋》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崶若崇山嚬起以崔嵬,髧若玄云舒蜺以高垂
魏晋·左思《三都赋》
畜为屯云,泄为行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干戚羽旄之饰好,清讴微吟之要妙
魏晋·左思《三都赋》
矞云翔龙,泽马亍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岫泄云,日月恒翳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有风雨之好,人有异同之性
魏晋·左思《三都赋》
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径路绝,风云通
魏晋·左思《三都赋》
精若燿星,声若云霆
魏晋·左思《三都赋》
梢云无以逾,嶰谷弗能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寒暑隔阂於邃宇,虹霓回带於云馆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图以云气,画以仙灵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冠盖云荫,闾阎阗噎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飞云盖海,制非常模
魏晋·左思《三都赋》
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望之天回,即之云昏
魏晋·左思《三都赋》
扇飞云,拂轻霄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寒风积,愁云繁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清代·袁枚《随园记》
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两汉·枚乘《七发》
”答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
两汉·枚乘《七发》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两汉·枚乘《七发》
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
两汉·枚乘《七发》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王曰:“何谓朝云
先秦·宋玉《高唐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先秦·宋玉《高唐赋》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风止雨霁,云无所处
先秦·宋玉《高唐赋》
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
先秦·宋玉《高唐赋》
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
先秦·宋玉《高唐赋》
风起云止,千里而逝
先秦·宋玉《高唐赋》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唐代·韩愈《送穷文》
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
两汉·班固《幽通赋》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两汉·班固《幽通赋》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两汉·班彪《北征赋》
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两汉·班彪《北征赋》
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
两汉·班彪《北征赋》
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
两汉·班昭《东征赋》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两汉·祢衡《鹦鹉赋》
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
两汉·祢衡《鹦鹉赋》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两汉·蔡邕《述行赋》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两汉·蔡邕《述行赋》
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
两汉·蔡邕《述行赋》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所有典故: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曰:“好乐何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畜君者,好君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汙,不至阿其所好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今天下地醜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岂好辩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节》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知好色,则慕少艾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幽厉兴,则民好暴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七节》
’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曰:“其为人也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好善足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
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
所有典故: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春秋·曾子《第四章》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春秋·曾子《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春秋·曾子《第八章》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春秋·曾子《第九章》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宜兄宜弟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所有典故: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春秋·子思《第四章》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春秋·子思《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春秋·子思《第八章》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春秋·子思《第九章》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宜兄宜弟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