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试
简单释义:
试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又如试兵(用兵)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试shì
⒈按预定想法非正式的做~做。~车。~ ~看。
⒉检验,品尝~验。尝~。
⒊考,测验考~。口~。笔~。
详细解释:试 shi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8试
examination; test; try;
试
(1)
試
shì
(2)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3)
同本义 [use;try out]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4)
又如试兵(用兵)
(5)
尝试 [try]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苏轼《浣溪沙》
(6)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7)
初次使用 [first use]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试酌(初饮)
(9)
试验 [test]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10)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1)
考查;考试 [examination;examine]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3)
试探;刺探 [sound out;spy]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4)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5)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kill]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试
(1)
試
shì
(2)
相当于姑且” [for the moment]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试办
shìbàn
[run a plot scheme] 试验性地开办、举办或做某件事情
我们准备试办一期
试杯
shìbēi
[test glass] 通常是带底的小玻璃杯,用于盛待检验的液体
试表
shìbiǎo
[take sb."s temperature] 给某人测量体温
试播
shìbō
[try out broadcasting] 试行播放
经济节目明天开始试播
试车
shìchē
[trial run] 指机器试运转或机动车试运行
发动机正在试车
试穿
shìchuān
[try on a garment or shoes] 穿上衣服或鞋看是否合适
你不妨试穿一下
试点
shìdiǎn
(1)
[make experiments]∶全面开展工作前,先在一处或几处试做
下乡试点
(2)
[experimental unit]∶正式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做小型试验的地方
这里是我们的水稻试点
试读
shìdú
[adventure] 尝试性地阅读
我上次试读的那本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
试工
shìgōng
[trial work] 正式工作之前试做一段时间的工作
试工三个月
试管
shìguǎn
[test tube] 做试验用的柱形圆管,管底半球形
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
shìguǎn yīng ér
[test-tube baby] 由人工授精生育的婴儿
试航
shìháng
(1)
[shake down]∶对[飞机或舰船等]进行试验性航行
在太平洋上试航
(2)
[test-flight]∶为开辟新航线进行的试探性航行
试金石
shìjīnshí
(1)
[touchstone]
(2)
一种与燧石有关的黑色硅质石头,早先用金、银在这种石头上摩擦,从留下的条痕来判断金与银的纯度
(3)
现在常用来比喻可靠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可靠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对待群众的态度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试卷
shìjuàn
[test paper] 考试时准备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上答案的卷子
物理试卷
试手,试手儿
shìshǒu,shìshǒur
(1)
[trial work]∶试工
(2)
[try doing]∶试做
试探
shìtàn
(1)
[probe]∶对某种问题试着进行探索
试探水的深度
(2)
[sound out]∶用某种方法引起对方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
试探一下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人脾气有点急躁吧!”我又试探着问。--《潘虎》
试题
shìtí
[test questions] 考试的题目
这次考试的试题很难
试图
shìtú
[try;attempt;intend] 打算
试图表明存在一种真正的科学语言
敌人试图突围,但没有得逞
试想
shìxiǎng
[just think] 试着想想(用于质问)
试想你这样做,别人会怎样看?
试销
shìxiāo
[trial sale] 为探测市场动向并征求用户意见,在某种新产品大量生产前先试制一部分销售,以免产品大量生产后滞销
试销产品
试行
shìxíng
[try out] 试着实行起来,看看是否可行
试行草案
试演
shìyǎn
[tryout] 戏剧在正式上演以前先公开演出以试探观众的反应
试验
shìyàn
(1)
[test]∶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
耐压试验
(2)
[examination]∶旧指考试
试样
shìyàng
(1)
[sample]∶制作、检验、示范用的样品
试样器
(2)
[test sample]∶为做试验而在被检验对象中抽取的样品
试液
shìyè
[test solution] 用于化学试验的溶液
试衣
shìyī
[fit] 试穿衣服样子
给她试衣,发现需要作些更改
试映
shìyìng
[preview] 影片公开放映前,为听取意见,而先在一定范围里放映
试用
shìyòng
(1)
[probation]∶使某人受到一段时期的检验或试工以便能确定这人是否适合于做某事
试用期
(2)
[try out]∶在正式使用之前的应用,看是否合适
试用品
试制
shìzhì
[trial produce] 大规模投产之前试着制造或生产
本厂试制的新产品
试种
shìzhòng
[plant experimentally] 试验性地种植,以检验某个新品种的生长情况
试种水稻
试作
shìzuò
[tentative] 初步的或临时的承诺、尝试或计划建议
试
(試)
shì ㄕ╝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
(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郑码shbi,u8bd5,gbkcad4
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45112154
展开阅读
试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锦
简单释义:
锦〈名〉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古指锦袍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锦jǐn
⒈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蜀~。~旗。~标。~绣。~缎。
⒉色彩鲜艳华丽~霞。~羽。
⒊
详细解释:锦 jin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锦
bright and beautiful; brocade;
锦
(1)
錦
jǐn
〈名〉
(2)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3)
同本义 [brocade]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4)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5)
古指锦袍 [brocade gown]。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6)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your]。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锦
(1)
錦
jǐn
〈形〉
(2)
比喻鲜艳华美的 [bright and beautiful]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4)
在锦上绣花的 [embroidered on brocade]。如锦字
锦标
jǐnbiāo
[prize] 本是锦制的标旗;后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如锦旗、银杯等
锦标赛
jǐnbiāosài
[playdown] 不同地区或竞赛大组的优胜者之间的一系列决赛之一
锦缎
jǐnduàn
[brocade] 一种华丽的丝织品,其上有用金银线织成的凸花
锦鸡
jǐnjī
[golden pheasant] 形状像雉,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巴很长,雌的羽毛暗褐色。可供观赏
锦纶
jǐnlún
[polyamide fibre] 二元酸和二元胺缩聚而成的纤维。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用于纺织。旧称尼龙”
锦囊妙计
jǐnnáng-miàojì
[bag of tricks] 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锦披
jǐnpī
(1)
[dossal,dossel]
(2)
一种挂在宝座或背上的彩色披
(3)
挂在祭台背后和上面或圣体栏杆旁边的一种彩色披
锦旗
jǐnqí
[silk banner] 用彩色绸缎制成的旗子,授给各种竞赛中的优胜者,或者送给团体或个人,表示敬意、谢意等
锦上添花
jǐnshàng-tiānhuā
[be blessed with a double portion of good fortune] 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伸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又要涪翁作颂,且用锦上添花。--黄庭坚《了了庵颂》
锦西
jǐnxī
[jinxi] 市名。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南部。京哈铁路斜贯全境。1985年设市、锦州市辖管。城市人口65.5万。农、林业均盛。沿海有渔盐之利。工业有采矿、石油加工、化工、造船等
锦绣
jǐnxiù
[beautiful brocade]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锦绣河山
jǐnxiù héshān
[beautiful landscape] 如锦所绣成的江河与山岳。形容壮丽美好的河流山川
锦衣卫
jǐnyīwèi
[imperial guards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eventually became a sort of ss troops] 明代护卫皇宫亲军。明太祖时始设,权力极广、兼理侦察、逮捕、审讯之事。也是明代的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玉食
jǐnyī-yùshí
[live an extravagant life] 华美的衣服,珍异的食品。形容豪奢的生活
锦州
jǐnzhōu
[jinzhou] 辽宁省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勃海,面积1782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扼辽西走廊北口京哈、锦承铁路交汇,自古为交通军事重镇。经济以炼油为主
锦
(錦)
jǐn ㄐㄧㄣˇ
(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2)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郑码pnli,u9526,gbkbdf5
笔画数13,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2511252
展开阅读
锦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