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春秋·佚名《渐渐之石》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先秦·宋玉《九辩》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
先秦·宋玉《九辩》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先秦·屈原《离骚》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先秦·屈原《九章》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先秦·屈原《九章》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两汉·贾谊《惜誓》
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两汉·东方朔《七谏》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日暮黄昏羌幽悲兮,去郢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河水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需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讼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西周·姬昌《同人卦》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西周·姬昌《谦卦》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西周·姬昌《蛊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大畜卦》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西周·姬昌《颐卦》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颐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益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西周·姬昌《涣卦》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唐代·韦应物《东郊》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唐代·王维《老将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唐代·李白《蜀道难》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唐代·高适《燕歌行》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绿满山川闻杜宇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散作一川香雨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魏晋·曹植《洛神赋》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宋代·曾巩《墨池记》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月赋》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林幽岟,川泽回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图其石,川形其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至於山川之倬诡,物产之魁殊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由重山之束厄,因长川之裾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涌川而开渎,或吞江而纳汉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魏晋·左思《三都赋》
溪壑为之一罄,川渎为之中贫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擅山川,货殖私庭
魏晋·左思《三都赋》
焉独三川,为世朝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两汉·枚乘《七发》
驰骋角逐,慕味争先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蚊对》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东征赋》
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
两汉·班昭《东征赋》
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长吟远慕,哀鸣感类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怨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人少,则慕父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知好色,则慕少艾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有妻子,则慕妻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大孝终身慕父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