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春秋·佚名《采绿》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春秋·佚名《常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先秦·None《渔父》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先秦·屈原《大招》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两汉·王逸《九思》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唐代·韩愈《石鼓歌》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典故出处】《神女赋》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孰愈寻靡{艹汧}於中逵,造沐猴於棘刺
魏晋·左思《三都赋》
览荀卿,采萧相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府寺则位副三事,官逾六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齐宣王问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王曰:“卿不同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