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禾
简单释义:
禾〈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广雅·释草》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
禾hé
⒈〈古〉称粟(谷子)~麻菽麦(菽豆类)。
⒉泛指庄稼雨露滋润~苗壮。
详细解释:禾 he 部首 禾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5禾
standing grain;
禾
hé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2)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millet]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广雅·释草》
(3)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4)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cereal crops]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取禾三百亿。
取禾三百囷。
禾生陇亩无东西。--唐·杜甫《兵车行》
一丘之禾。--宋·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禾黍(泛指庄稼或粮食);禾卉(谷类作物的植株);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禾谷(谷类作物)
(6)
禾秆 [stem]。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7)
特指初生没有吐穗的水稻 [rice]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书·金滕》
(8)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连穗带秆的稻捆子);禾更旧时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种赋税;禾米(稻米);禾稻(稻谷)
禾本科
héběnkē
[gramineae;the grass family] 单子叶植物的一科(禾本目),绝大多数是草本,茎通常中空有节,叶子狭长形,花通常是两性,没有花被,果实通常是颖果。麦、稻、玉米、高粱等都是禾本科植物
禾草
hécǎo
[grass] 禾本科植物的通称。单子叶植物的叶基部鞘组成,紧包着茎,犹如一个裂开的管子,上部是一片狭长而有平行脉的叶片
禾场
hécháng
[threshing floor] 脱镣扬晒庄稼的场地
禾秆
hégǎn
[straw] 禾谷植物的茎
禾苗
hémiáo
[seedlings of cereal crops] 谷类庄稼的嫩苗
禾
hé ㄏㄜˊ
(1)
谷类植物的统称~苗。~本科(单子叶植物的一科)。
(2)
古代指粟(谷子)。
郑码mf,u79be,gbkbacc
笔画数5,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
展开阅读
禾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诵
简单释义:
诵
(形声。从言,甬声。本义背诵、朗读)
同本义
诵,讽也。--《说文》。徐锴曰临文为诵。”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宴居有师工之诵。--《国语·楚语》
子路终身诵之。--《论语·子罕》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真诚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熟读成诵;过目成诵;背诵;诵经;记诵(默记和背诵);诵笃笃(叽叽咕咕,嘟嘟噜噜);诵咏(诵
诵sòng
⒈背读,用抑扬高低的腔调念背~。朗~。
⒉述说,陈述~功。
⒊诗篇作~。
⒋〈古〉通"讼"。公开。
详细解释:诵 song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9诵
read aloud; recite;
诵
(1)
誦
sòng
(2)
(形声。从言,甬(yǒng)声。本义背诵、朗读)
(3)
同本义 [recite;read aloud]
诵,讽也。--《说文》。徐锴曰临文为诵。”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宴居有师工之诵。--《国语·楚语》
子路终身诵之。--《论语·子罕》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真诚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熟读成诵;过目成诵;背诵;诵经;记诵(默记和背诵);诵笃笃(叽叽咕咕,嘟嘟噜噜);诵咏(诵读吟咏);诵诗(诵读《诗经》);诵说(诵读解说);诵数(诵读熟习经书);诵谏(诵读诗歌以作为劝戒);诵忆(背诵并记住);诵号(高声诵经)
(5)
述说,发表详细内容 [state]
聊为足下诵其所闻。--唐·韩佥《答陈生书》
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惟孔距心,为王诵之。--《孟子·公孙丑下》
(6)
通颂”。颂扬 [extol]
本原事业,只诵功德。--秦《泰山刻石》
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后汉书·何敞传》
垂流亿载,世世叹诵。--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7)
又如诵德(颂功。颂扬功德);诵法(称颂效法);诵烈(颂扬功业)
(8)
通讼”。公开 [declare]
平阳侯驰语太尉周勃,勃尚恐不胜,赤敢诵言诛之。--《汉书·高后纪》
(9)
又如诵言(公然言说)
(10)
以婉言、隐语讽谏 [satirize]。如诵言(讽劝自己的言语);诵训(古代掌管百工的工师所讽诵的谏言)
诵
(1)
誦
sòng
(2)
诗篇 [poem]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诗·大雅·焌民》
诵读
sòngdú
(1)
[read aloud]∶读出声音来
诵读诗文
(2)
[chant]∶唸
诵习
sòngxí
[read and study] 诵读而熟习,也指诵读复习
诵习课文
诵
(誦)
sòng ㄙㄨㄥ╝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
(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
(3)
诗歌作~(作诗)。
(4)
怨谤。
郑码sxld,u8bf5,gbkcbd0
笔画数9,部首讠,笔顺编号455425112
展开阅读
诵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