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春秋·佚名《关雎》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春秋·佚名《柏舟》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春秋·佚名《祈父》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春秋·佚名《小雅·谷风》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先秦·屈原《远游》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先秦·屈原《离骚》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先秦·屈原《九章》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先秦·屈原《九章》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先秦·屈原《招魂》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先秦·庄忌《哀时命》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先秦·庄忌《哀时命》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两汉·刘向《九叹》
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渐渐其若屑
两汉·刘向《九叹》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两汉·刘向《九叹》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名成 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代·杜甫《八阵图》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唐代·李商隐《落花》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唐代·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唐代·杜甫《佳人》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唐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唐代·王维《老将行》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唐代·李白《蜀道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孟郊《游子吟》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宋代·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风赋》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两汉·贾谊《鵩鸟赋》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旅楹闲列,晖鉴抰振
魏晋·左思《三都赋》
唱棹转毂,昧旦永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将转西日而再中,齐既往之精诚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