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春秋·佚名《野有死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春秋·佚名《燕燕》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春秋·佚名《葛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春秋·佚名《东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春秋·佚名《小雅·鹿鸣》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春秋·佚名《鸿雁》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春秋·佚名《鹤鸣》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春秋·佚名《我行其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春秋·佚名《小明》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春秋·佚名《駉》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先秦·屈原《远游》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
先秦·宋玉《九辩》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先秦·宋玉《九辩》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先秦·屈原《离骚》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先秦·屈原《离骚》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两汉·贾谊《惜誓》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两汉·贾谊《惜誓》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先秦·庄忌《哀时命》
初放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两汉·东方朔《七谏》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思尧舜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两汉·王褒《九怀》
四佞放兮後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孰能若兮原为辅
两汉·王褒《九怀》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两汉·王逸《九思》
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车兮黄支
两汉·王逸《九思》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两汉·刘向《九叹》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两汉·刘向《九叹》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廋
两汉·刘向《九叹》
蒯聩登于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西周·姬昌《坤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西周·姬昌《同人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代·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唐代·张旭《桃花溪》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唐代·王维《终南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代·杜甫《旅夜书怀》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唐代·李商隐《韩碑》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唐代·韩愈《石鼓歌》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唐代·杜甫《哀王孙》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野光浮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宋代·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列宿分其野,荒裔带其隅
魏晋·左思《三都赋》
腜腜坰野,奕奕菑亩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离若合者,相与腾跃乎莽之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
两汉·枚乘《七发》
’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慑鸷鸟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两汉·扬雄《逐贫赋》
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东征赋》
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⑾,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末闻以割烹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节》
则之野,有众逐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