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宗
简单释义: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
宗zōng
⒈旧指宗庙,祖庙。
⒉家族,同一家族的~族。~弟。同祖同~。
⒊祖先祖~。
⒋派别~派。
⒌主旨,根本~旨。万变不离其~。
⒍尊奉,向往~仰。
⒎量词。件或批两~事。一大~货。
⒏西藏过去的行政区划,大致相当于县。
⒐
⒑
详细解释:宗 zong 部首 宀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宗
ancestor; clan; model; principal aim; purpose; sect;
宗
zōng
(1)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3)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
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
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
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
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
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
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
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
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
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
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
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
姓。如宗泽
宗
zōng
(1)
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
(2)
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
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
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
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
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
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
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史记》
宗
zōng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宗祠
zōngcí
[clan hall;clan temple;ancestral hall] 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
宗匠
zōngjiàng
[great master in academic or artistic works] 造诣高深、成果卓著、为众人所宗仰的巨匠
于时《汉书》学者,以萧[该]包[恺]二人为宗匠。--《隋书·包恺传》
二指禅宗匠的传人
画界宗匠
宗教
zōngjiào
[religion] 基于对超自然支配力、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存在,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
世界四大宗教
曰宗教。--蔡元培《图画》
宗老
zōnglǎo
[elder member of the patriarchal clan] 同族的老长辈
余宗老涂山。--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宗庙
zōngmiào
(1)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四》
(2)
又
先王之宗庙。
(3)
又
立宗庙于薛。
(4)
[state]∶王室国家的代称
宗庙社稷。--清·周容《芋老人传》
宗庙之事。--《论语·先进》
(5)
又
宗庙会同。
宗派
zōngpài
(1)
[faction;sect]∶文艺、学术、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派别
(2)
[sect]∶宗教的支派
宗谱
zōngpǔ
[genealogy] 家谱;族谱
杨氏宗谱
宗器
zōngqì
[sacrificial vessel] 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
其官不备其宗器。--《国语·晋语》
宗亲
zōngqīn
[relatives of the same clan] 同宗的亲属
宗社
zōngshè
[ancestral temple or shrine of a ruling house;state] 宗庙和社稷,泛指国家
宗师
zōngshī
[great master;master of great learning and integrity]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
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
宗室
zōngshì
(1)
[royal clan]∶同一宗族的贵族,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
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2)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宗庙
宗旨
zōngzhǐ
[aim; purpose;object;what one is making for] 主导思想;主要旨趣
讲说之日,正标宗旨。--《神僧传》
宗主国
zōngzhǔguó
[suzerain;colonial power] 在外交上不同程度地控制附庸国,而在内政上允许其保持独立自主权力的支配国
宗主权
zōngzhǔquán
(1)
[suzerainty]∶宗主国关于其臣民或属国尤其在这样一个国家的外交事务方面的统治、权力或关系
(2)
[domination]∶支配权
宗族
zōngzú
(1)
[patriarchal clan;clan]∶以父亲为血源纽带划定的家族
(2)
[clansman]∶同族中出嫁女性以外的人
鸠宗族僮奴百许人。(鸠同纠”。)--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母宗族。--《战国策·燕策》
宗
zōng ㄗㄨㄥˉ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
(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
(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
(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
(5)
尊奉~仰。
(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
(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
(8)
姓。
郑码wdbk,u5b97,gbkd7da
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1234
展开阅读
宗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锡
简单释义:
锡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锡
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
锡xī
⒈金属化学元素之一。符号sn。银白色,有光泽,质软,富于延伸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用于制马口铁、青铜焊料、软管等。
⒉通"赐"。赏赐,赐给。
⒊
锡tì 1.假发。
详细解释:锡 xi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锡
stannum;tin;
锡
(1)
錫
xī
(2)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tin]--元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4)
通緆”。细麻布 [fine gunny;sackcloth]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5)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6)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monk"s cane]。如锡杖
锡
(1)
錫
xī
(2)
通赐”。给予;赐给 [grant]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
(3)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锡箔
xībó
[tinfoil] 涂着一层薄锡的纸,做成元宝形,迷信的人用来给鬼神焚化
锡锭
xīdìng
[block tin] 浇铸成锭块的商品锡,经过部分精炼,但还含有少量不同杂质(如铜、铅、铁或砷);块锡;与锡板不同的固态锡
锡婚
xīhūn
[tin marriage] 结婚满十年称锡婚”
锡匠
xījiɑng
(1)
[tinman]∶从事马口铁加工的工人
(2)
[pewterer]∶制造锡的器皿或容器的工人
锡剧
xījù
[wuxi opera] 起源于无锡、常州的江苏地方剧种之一,原名常锡文戏,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
锡杖
xīzhàng
[a monk"s cane] 佛家语。僧人所持的手杖。杖头有锡环,振时作锡锡声。也称禅杖”、声杖”、鸣杖”
芒鞋腾雾出,锡杖拨云归。--《梼杌闲评--明珠缘》
锡纸
xīzhǐ
[silver paper, tinfail] 一种涂上或贴以像银的膜状金属纸
锡
(錫)
xī ㄒㄧˉ
(1)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矿。~石。~纸。~箔。
(2)
赏赐~命。~赉。
(3)
姓。
郑码pkro,u9521,gbkcefd
笔画数13,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25113533
展开阅读
锡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