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志
简单释义:
誌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誌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誌,意也。--《说文》
誌,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誌,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誌。--《毛诗序》
思虑为誌。--《春秋·说题辞》
誌者,臧也。--《荀子·解蔽》
誌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誌,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誌。--《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誌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誌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誌
誌zhì
⒈心意,意向,决心诗言~。意~。立~。~在四方。有~者事竟成。
⒉记,记住博闻强~。永~不忘。〈引〉表示不忘乔迁~喜。沉痛~哀。
⒊记述,又指记事物的书或文章杂~。碑~。墓~。《三国~》。地方~。
⒋记号,标记标~。栽树为~。
⒌〈方〉称轻重,量长短用秤~一~。拿尺~一~。
⒍
⒎
①自愿。
②誌向,意愿。
详细解释:志 zhi 部首 心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7志
ideal; keep in mind; mark; records; will;
志
zhì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record;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frame of mind]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consciousness]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flag]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志
zhì
(1)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keep in mind]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admire]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record]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narrate]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志
(1)
読
zhì
(2)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3)
同本义 [remember;recall]
読,记読也。--《说文新附》
読,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4)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5)
记录 [take notes;record]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6)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7)
做记号 [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陶潜《桃花源记》
(8)
又
寻向所志。
志
(1)
読
zhì
(2)
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3)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4)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志哀
zhì āi
[indicate mourning;express one"s mourning for the deceased] 表示哀悼
下半旗志哀
志大才疏
zhìdà-cáishū
[have great ambition but little talent] 立志远大而能力低下
从小就要扎扎实实,不要志大才疏,贻误终生
志气
zhìqì
[aspiration;ambition] 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人小志气大
志趣
zhìqù
[aspiration and interest] 志向与情趣;心意所向
志趣相投
志士
zhìshì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志同道合
zhìtóng-dàohé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have a common goal] 志向相同,意见一致
志行
zhìxíng
[aspiration and behaviour] 志向和操行
志学
zhìxué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in one"s fifteen years old] 《论语·为政》指人十五岁的代称;专心求学
志学之年
志愿
zhìyuàn
(1)
[aspiration]∶志气与心愿
他的志愿是当个教师
(2)
[volunteer]∶自告奋勇;甘愿
志愿提供情况
志
zhì ㄓ╝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
(2)
记,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
(3)
记号标~。
(4)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
(5)
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
(6)
姓。
郑码bwz,u5fd7,gbkd6be
笔画数7,部首心,笔顺编号1214544
展开阅读
志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澄
简单释义:
澄cheng
(形声。从水,登声。本义水静而清)
同本义
澄,水清定也。--《集韵》
澄,水静而清也。--《增韵》
水色澄碧。--黄肇敏《黄山纪游》
又如澄水(清澈而平静无波的水);澄江(清澄明澈的江水);澄泉(清泉);澄酒(清酒,淡酒)
清澈,透明
心澄体静。--徐干《中论》
又如 澄空(晴朗无云的天空);澄明(澄澈明洁)
静,宁静
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方孝儒《静斋记》
又如澄凝(沉静的);澄谧(清静);澄宁(清静安定)
澄
让水中物沉淀;使清静;使清明
澄 chéng
①(水)清。
②澄清。又见dèng。
【澄彻】
【澄澈】清彻透明。
【澄清】
①清亮。
②肃清(混乱局势)。
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澄(澄)chéng
⒈水清~澈。
详细解释:澄 cheng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5澄1
(1)
澂
chéng
(2)
(形声。从水,登声。本义水静而清)
(3)
同本义 [limpid;clear]
澄,水清定也。--《集韵》
澄,水静而清也。--《增韵》
水色澄碧。--黄肇敏《黄山纪游》
(4)
又如澄水(清澈而平静无波的水);澄江(清澄明澈的江水);澄泉(清泉);澄酒(清酒,淡酒)
(5)
清澈,透明 [clean;transparent]
心澄体静。--徐干《中论》
(6)
又如 澄空(晴朗无云的天空);澄明(澄澈明洁)
(7)
静,宁静 [quiet]
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方孝儒《静斋记》
(8)
又如澄凝(沉静的);澄谧(清静);澄宁(清静安定)
澄
chéng
(1)
让水中物沉淀;使清静;使清明 [precipitate;clarify]。如澄心(使心情清静);澄叙(清理整饬)
(2)
靖,安定 [pacify]。如澄远(安定边疆)
澄
chéng
(1)
水名 [cheng river]
(2)
即今浙江省台州地区的灵江
(3)
海南岛上南渡江的支流,在澄迈县境
另见dèng
澄碧
chéngbì
[green and bright] 清澈而碧绿
海水澄碧
澄彻,澄澈
chéngchè,chéngchè
[transparently clear and limpid] 水清见底。即清澈◇也指思念清明
镜湖澄澈,清流泻注。--王献之《镜湖帖》
澄澈如水的眼睛
澄净
chéngjìng
[clean and clear] 澄澈明净
空气澄净
澄静
chéngjìng
[clear and calm] 清澈而又不泛波澜
澄静的湖水
澄空
chéngkōng
[clear sky;cloudless sky] 晴朗无云的天空
澄明
chéngmíng
[clear and bright] 清澈明洁
河水澄明
澄清
chéngqīng
(1)
[clear]∶清亮;清澈
池水碧绿澄清
(2)
[clear up;clarify]∶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凝之处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澄2
dèng
(1)
[口]∶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分离 [settle the liquid]
皆以杏仁澄之。--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把水澄清了;澄汰(澄去泥滓;汰除沙砾。多用于指甄别、挑选);澄结(沉积);澄沙汰砾(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另见chéng
澄清
dèngqīng
[clarify;become clear] 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后方可用来灌溉禾苗
另见 chéngqīng
澄沙
dèngshā
[sweetened bean paste] 过滤后较细腻的豆沙
澄1
chéng ㄔㄥˊ
水静而清~莹。~酒(淡酒)。~汰。~澈。~湛。~廓。~清。~碧。~净。~静。~明。
郑码vxju,u6f84,gbkb3ce
笔画数15,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3341251431
澄2
dèng ㄉㄥ╝
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清。~沙。~泥浆。
郑码vxju,u6f84,gbkb3ce
笔画数15,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3341251431
展开阅读
澄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