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京
简单释义: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mourtian]
望楚与堂,景山
京jīng
⒈国都,首都~城。
⒉特指我国的首都北京~剧。~九(北京、九龙)铁路。
⒊大莫之与~(没有比他更大的)。
⒋数目字。〈古〉指一千万。另说十亿为兆,十兆为~。
⒌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②越南的主要民族。
⒍
详细解释:京 jing 部首 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8京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beijing;
京
jīng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
同本义 [artificial mound]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tall mourtian]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仓 [big ban]。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
国都 [capital]
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
迁我京职。--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至京。--清·周容《芋老人传》
君之始入京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
京族 [jing nationality]
(9)
通鲸” [whale]
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
(10)
又如京鱼(鲸鱼)
(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 [giga,ten million]
京垓岁之中。--[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
(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jing town]。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
(14)
南京 [nanjing]。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
(15)
今特指北京 [beijing city]。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
(16)
姓
京
jīng
(1)
大,盛 [big]
京,大也。燕之北鄙,东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
京,大也。--《尔雅》
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
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
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
发京仓。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
(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
(3)
悲痛的 [sad]
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京白
jīngbái
[beijing dialect in beijing opera] 京剧术语,指京剧中用北京话念的道白
京白梨
jīngbáilí
[beijing pear] 北京地区所产之白梨,皮薄,肉甜厚多汁,不脆
京报
jīngbào
[official newspaper] 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
京菜
jīngcài
[northern food] 北方风味的菜肴
京仓大使
jīngcāngdàshǐ
[official administers grain reserve of capital] 主管首都粮食储备的官员
官京仓大使。--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京朝
jīngcháo
[in the imperial court] 朝廷里
京朝人人咸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京城
jīngchéng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指国都
本是京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京城氏
jīngchéngshì
[jingcheng] 姓京城的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列子·汤问》
京东大鼓
jīngdōng dàgǔ
[an ancient chinese art in the east of beijing] 中国曲艺的一种。源于北京以东香河、宝坻等地农民所唱的地头调”,唱腔质朴,演员自击鼓、板站唱,另有三弦、扬琴伴奏
京都
jīngdū
(1)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国都。京师
有京都声。--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始称于司马晋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京二胡
jīng èrhú
[jingerhu, a two-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in beijing opera] 胡琴的一种,音响介于京胡和二胡之间,用于京剧伴奏等
京官
jīngguān
[capital officials] 中国古代一般称属于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唐代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以下,都称为京官
京胡
jīnghú
[jinghu, a two-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similar to jingerhu] 胡琴的一种,像二胡而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发音较高,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京华
jīnghuá
[capital] 国都
誉满京华
京畿
jīngjī
[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视学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京剧
jīngjù
[beijing opera] 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合成。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京洛
jīngluò
[capital]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京派
jīngpài
[jing school in beijing opera] 京剧的一个流派,以北京的表演风格为代表
京腔
jīngqiāng
[beijing accent] 清代北京盛行戏曲的音调。即京戏的唱腔;又泛指北京话。旧指北京语音
京师
jīngshī
[capital (of a country)]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京戏
jīngxì
[beijing opera] [口]∶京剧
京邑
jīngyì
[capital] 京城
洞庭之与京邑。--唐·李朝威《柳毅传》
京油子
jīngyóuzi
[loafers and cunning persons in beijing] 旧指北京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轻浮油滑的人,现多指谙熟北京地区人情世故,办事机灵的北京年轻人
京韵大鼓
jīngyùn dàgǔ
[story-telling in beijing dialect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中国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并吸收戏曲、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节奏,另以三弦、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京兆
jīngzhào
(1)
[capital]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京兆尹
jīngzhàoyǐn
[caoital officials] 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
京兆尹郑叔则。--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京中
jīngzhōng
[in beijing] 京城里,此指北京
京中有善口技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京
jīng ㄐㄧㄥˉ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
(2)
大。
(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
(5)
姓。
郑码sjko,u4eac,gbkbea9
笔画数8,部首亠,笔顺编号41251234
展开阅读
京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奥
简单释义:
奧〈名〉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同本义
奧,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奧。--《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奧。--《尔雅》
司宫筵于奧。--《仪礼·少牢礼》
设于奧。--《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奧。--《楚辞·招魂》
又如奧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泛指室内深处
室无奧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奧。--张耒《夏日杂感》
又如堂奧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出入往来禁
详细解释:奥 ao 部首 大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奥
abstruse; profound;
奥
ào
〈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southwest corner of house]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3)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4)
泛指室内深处 [the depths of the room]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5)
又如堂奥
(6)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hidden recesses]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7)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奥
ào
〈形〉
(1)
深 [deep]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2)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3)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profound;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4)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5)
姓
奥
ào
〈名〉
(1)
奥地利的简称 [austria]
(2)
[物]奥斯特的简称 [oersted]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olympic]。如奥运会
(4)
姓
奥博
àobó
(1)
[profound]∶多指文句深奥而广博
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颜氏家训·治家》
(2)
[learned;erudite]∶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渊博
奥秘
àomì
[profound mystery] 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隐秘
探索人和动物眼睛奥秘的仿生学研究工作,称为视觉仿生。--《眼睛与仿生学》
奥妙
àomiào
(1)
[marvellous;mysterious;wonderful]∶深奥微微
这些技术经验,不靠实践是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2)
[secret;what"s behind it]∶指隐藏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
其中并无奥妙
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
奥援
àoyuán
[ally;support during a crisis] 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有力的靠山
奥援有灵,朝廷无法。--《先拨志始》
奥义
àoyì
[profound argumentation] 内容深刻的道理
奥运,奥运会
àoyùn,àoyùnhuì
[the olympic games]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奥旨
àozhǐ
[profound implication] 深奥的含义
深得其中奥旨
奥1
ào ㄠ╝
(1)
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妙。~秘。~旨。
(2)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经堂入~。
(3)
姓。
郑码nlug,u5965,gbkb0c2
笔画数12,部首大,笔顺编号325431234134
abstruse;profound;
奥2
yù ㄩ╝
(1)
浊。
(2)
古同燠”,暧。
郑码nlug,u5965,gbkb0c2
笔画数12,部首大,笔顺编号325431234134
展开阅读
奥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