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秦
简单释义:
秦〈名〉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秦,部落名
秦,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
古国名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韩亡魏。
秦王色挠。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汉时西域诸
秦qín
⒈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陕西和甘肃一带。
⒉朝代名。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第一代君主是嬴政(秦始皇)。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⒊陕西省的简称。
详细解释:秦 qin 部首 禾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0秦
ch"in;
秦
qín
〈名〉
(1)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2)
秦,部落名 [qin tribe]。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秦,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
(3)
古国名 [qin state]。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4)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the qin dynasty]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韩亡魏。
秦王色挠。
(5)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6)
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china]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乐府诗选》
(7)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8)
古地区名 [qin district]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
(9)
陕西省的简称 [shanxi province]。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10)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 [a cicada-like insect]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秦欢晋爱
qínhuān-jìn ài
[alliance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 by marriage] 见秦晋之缘”
秦欢晋爱成吴越,料今生缘分拙。--元·向贲《醉花阴》
秦皇岛市
qínhuángdǎo shì
[qinhuangdao] 中国河北省重要海港、著名旅游城市。位于河北省东端,南临渤海,北倚燕山。大部地区位于滨海平原上。秦皇岛水陆交通畅通,这里港阔水深,为天然不冻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工业中以建材特别是玻璃工业著称。秦皇岛盛产水产、水果。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基地之一。因地处渤海之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有著名的北戴河,景色秀丽的燕塞湖”和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还有原始森林,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秦椒
qínjiāo
[chilli] [方]∶细长的辣椒;即花椒”。以产于秦地得名
秦晋
qín-jìn
[marriage between two families] 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
永结秦晋之好
秦晋之缘
qínjìnzhīyuán
(1)
[close ties for generations through matoimonialdiplomacy]∶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
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2)
[a congratulatory expression on wedding]∶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
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三国演义》
秦镜高悬
qínjìng-gāoxuán
[nothing escapes the discerning eyes of the presiding judge] 即明镜高悬”。比喻执法严明、办事公正
秦岭
qín lǐng
[qinling mountains] 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秦皮
qínpí
[ash bark] 小叶白蜡树的树皮,中医入药,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秦腔
qínqiāng
[shanxi opera] 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秦越
qín-yuè
[distant relationship] 春秋时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比喻两方疏远
这公子赋性慷慨,原不是秦越肥瘠,不肯引手一救之人。--《歧路灯》
秦篆
qínzhuàn
[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adopted in the qin dynasty] 见小篆”
秦
qín ㄑㄧㄣ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暮楚。~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2)
中国朝代名~代。~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3)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郑码comf,u79e6,gbkc7d8
笔画数10,部首禾,笔顺编号1113431234
展开阅读
秦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予
简单释义:
予〈代〉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
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
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予〈动〉
(指事
予yǔ与,给与~以支持。授~奖状。
予yú我,我的。
予zhù 1.夏朝帝名。
详细解释:予 yu、zhu 部首 亅 部首笔画 01 总笔画 04予
give; grant; i;
予1
yú
〈代〉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另见yǔ
予取予求
yúqǔ-yúqiú
[ask for freely] 原指从我处取(见于《左传》僖公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代用来指任意索取,犹言随心所欲
予2
yǔ
〈动〉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bestow;give 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另见yú
予夺
yǔduó
(1)
[give or deprive]∶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2)
[praise or belitt-le]∶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予人口实
yǔrén-kǒushí
[give sb. a handle for] 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予以
yǔyǐ
[give;grant] 给以
予以反驳
予1
yú ㄩˊ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郑码xsxi,u4e88,gbkd3e8
笔画数4,部首亅乙,笔顺编号5452
give;grant;i;
夺;取;
予2
yǔ ㄩˇ
给与~以。赐~。赋~。给~。生杀~夺(亦作生杀与夺”)。
郑码xsxi,u4e88,gbkd3e8
笔画数4,部首亅乙,笔顺编号5452
展开阅读
予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