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德
简单释义:
德
(形声。从彳,德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名〉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
详细解释:德 de 部首 彳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5德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德
(1)
惪
dé
(2)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3)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4)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5)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
dé
〈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德才兼备
décái-jiānbèi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同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
德操
décāo
[moral conduct and personal integrity] 道德修养
他的德操堪称楷模
德高望重
dégāo-wàngzhòng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道德高尚,声望重。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德高望尊
dégāo-wàngzūn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道德高,声望高
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德化
déhuà
[moralize and change] 旧指以道德感化人
德色
désè
[hoity toity] 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德而流露出来的神色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寄怀曹雪芹》
面有德色
德馨
déxīn
[be of noble character]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品德高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德行
déxíng
[moral caliber;moral integrity] 道德品行的素质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德行
déxing
[disgusting] 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用此词
你看他那个德行
德性
déxìng
(1)
[moral character]∶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清·刘开《问说》
(2)
[disgusting]∶同德行”(déxíng)
德祐
déyòu
[deyou,title of the emperor zhao xian in song dynasty] 宋恭帝年号(1275╠1276)
德语
déyǔ
[german] 主要在德国、奥地利及瑞士的部分地区讲的西部日耳曼语
德育
déyù
[moral education] 道德教育的简称
德泽
dézé
[bounties received form a monarch;benevolence;favor;grace] 恩泽,恩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德政
dézhèng
[benevolent rule] 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绩
既无德政,又无威刑。--《左传·隐公十一年》
德
dé ㄉㄜˊ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2)
心意,信念一心一~。
(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
姓。
郑码oiaw,u5fb7,gbkb5c2
笔画数15,部首彳,笔顺编号332132522114544
展开阅读
德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避
简单释义:
避
(形声。从辵),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离去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
避 bì
①躲开;回避~开、~风。
②防止~暑。
【避讳】
①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如汉文帝叫刘恒,就改"恒山"为"常山"。
②不愿说出、听到或看到某些不吉利、令人不快的言行渔民~说"翻"。
③回避。
【避雷器】限制电气设备或线路上的过电压的主要保护装置。通常装在被保护设备附近。主要类型有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等。
【避实击虚】见【避实就虚】。
【避实就虚】军事上指避开对方的实力,攻击其薄弱环节。又作避实击虚。
【避孕】用药物或用具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结合,使不受孕。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实质性的问题,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
详细解释:避 bi 部首 辶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6避
avoid; prevent; shun;
避
bì
(1)
(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
同本义 [dodge;avoid]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4)
离去 [leave]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5)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与接近);避境(避离某地,不入其境)
(6)
逊让 [modestly decline]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7)
隐藏 [hide]
避吾亲。--《史记·袁盎晁错传》。索隐隐也。”
潜避两炮台中。--《广州军务记》
(8)
又如避迹(隐匿);避风头(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
避而不谈
bì érbùtán
(1)
[dodge]∶常指狡猾地、不采用正面拒绝的办法回避
这件麻烦事早就看出来了,但道德学家往往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加以缩小
(2)
[duck;avoid the subjetct;keep silent about the matter]∶有意识地回避问题
确实,有些牧师和教师都避而不谈生活的现实
避风
bìfēng
(1)
[avoid wind draughts;take shelter from the wind]∶离开刮风处或遮挡住以避免风吹
(2)
[lie low;stay away from trouble]∶离开或躲藏,以避免在是非之地受到注意或纠缠
到乡下来避避风
避风港
bìfēnggǎng
(1)
[harbor(port) of refuge]∶一种无装卸设备的港口,其唯一目的是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
(2)
[haven]∶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
前几天他又住院了。这一次他是把医院当作避风港,躲过大家对他的指责
避风头
bì fēngtou
(1)
[avoid wind draughts;stay away from trouble]
(2)
避风
(3)
也比喻躲过重大变故中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
避光
bìguāng
(1)
[photophygous]∶喜阴的或在阴处茁壮生长
(2)
[photophobic]∶表现负趋光性
避讳
bìhui
(1)
[taboo;practice of placing a taboo on certain words]∶忌讳; 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
由于人们避讳这个讨论主题,因此讨论会激起了民愤
(2)
[dodge;evade]∶回避[某事物]
避讳这个问题
避讳
bìhuì
[taboo on using the personal names of emperors,one"s elders,etc.] 封建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避祸就福
bìhuò-jiùfú
[pursue good fortune and avoid disaster]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云笈七签》
避忌
bìjì
[avoid] 回避;有所顾忌而避开
避开
bìkāi
(1)
[avoid]∶躲开,不接触
他有意避开她
(2)
[escape]∶摆脱,不受困扰
他暂时避开了萦怀在他头脑中的沉重的心事
避坑落井
bìkēng-luòjǐng
[get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 避开了坑,又掉进了井。比喻躲过了祸,又遇到了害
避雷器
bìléiqì
[lightning arrester] 一种保护电器设备等免受雷击损害的装置
避雷线
bìléixiàn
[lightning conductor] 一种为防止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受到雷击而架设的线路
避雷针
bìléizhēn
[lightning conductor(rod)] 一种保护建筑物及屋外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装置
避免
bìmiǎn
[avoid;prevent] 使不发生
避免重犯错误
避难就易
bìnán-jiùyì
[choose easier way] 躲开难的,拣容易的做。有时也指先从容易的做起
避难
bìnàn
(1)
[take refuge]∶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2)
[seek asylum]∶寻求庇护所
避匿
bìnì
[conceal(hide) oneself(sth.)] 躲避;藏匿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避让
bìràng
[dodge] 躲避;让开
他性情暴躁,人们都有意避让他
避世
bìshì
[retire from the world]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避世绝俗
bìshì-juésú
[seclude oneself from the world to avoid politics] 不与外界来往
避实击虚
bìshí-jīxū
(1)
[stay clear of the enemy"s main force and choose to attack the vulnerable spot] 躲开对方的实力,寻找其薄弱的方面予以打击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2)
也说避实就虚”
避暑
bìshǔ
(1)
[pass the summer holidays;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spend a holiday at a summer resort]∶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prevent sunstroke]∶避免中暑
避嫌
bìxián
[avoid arousing suspicion] 避开嫌疑
避邪
bìxié
[ward off evil] 避开恶魔或邪恶
避雨
bìyǔ
[seek shelter from the rain] 离开露天处或遮住以避免雨淋
避孕
bìyùn
[contraception;birth control] 用药物或器具防止精子和卵子结合
避孕药
bìyùnyào
[contraceptive] 避孕用的药物
避重就轻
bìzhòng-jiùqīng
[avoid the heavy and choose the light;choose esier way] 躲开重要的,承担次要的,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
避
bì ㄅㄧ╝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2)
防止~免。~孕。~嫌。~雷针。
郑码wxjs,u907f,gbkb1dc
笔画数16,部首辶,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454
展开阅读
避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