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识
简单释义:
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識,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識)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識)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详细解释:识 shi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识1
(1)
譺
shí
(2)
(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3)
同本义 [know;realize;be aware]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4)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理)
(5)
认识 [know;recognize]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王安石《伤仲永》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
又如识路(认识道路);相识(彼此认识);识丁(认识字);识认(认识)
(7)
赏识 [recognize the worth of;appreciate]
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陈寿《三国志》
(8)
又如识鉴(赏识鉴别);识举(赏识并举用);识遇(赏识知遇)
(9)
感觉;识别;辨别 [distinguish]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
又如识宝太师(受贿的贪官);识主(识货的买主);识真(识别真相);识理(辨认和理解)
识
(1)
譺
shí
(2)
见识;知识 [knowledge]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贾谊论》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
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常识;才识(才能和见识);胆识;才益多者其识远;识略(见识与谋略);识面(世面);识野(个人一瞬间在内心中意识所及的范围或所能觉知之意念的范围);识断(具有见识,并能判断);识远(见识远大)
(4)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 [sense]。如识神(心识,心灵)
(5)
相知的朋友 [bosom friend]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唐·刘禹锡《元日感怀》
(6)
思想或意识 [thought]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颜延年《五君咏》
(7)
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8)
姓
识
(1)
譺
shí
(2)
通适”。刚才 [just now]
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另见zhì
识别
shíbié
[distinguish] 辨认;辨别;区分,分辨
识别真假
识才
shícái
[know the talent] 识别,发掘有才能的人
识才善教
识才尊贤
shícái-zūnxián
[know and respect the talent]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识度
shídù
[knowledge and magnanimity] 见识、器度
愚笨无识度
识多才广
shíduō-cáiguǎng
[knowledgable and versatile]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识货
shíhuò
[know what"s what;be able to tell good from bad;know all about the goods] 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他是外行,不识货
识荆
shíjīng
[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 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长史韩朝宗)’。--李白《与韩荆州书》
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鲁直《次程仲京韵》
识巨晚
shíjīng-hènwǎn
[regret to have made your acquaintance so late] 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识力
shílì
[discernment] 识别事物的能力
识量
shíliàng
[narrow-minded] 识度
识量狭小
识破
shípò
[penetrate;see through;recognize] 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识趣
shíqù
[know how to behave in a delicate situation] 会看场合,不惹人讨厌
你别不识趣
霍逦在去年就同面前这小伙子交过手,很知道他身上那股子倔劲,便识趣地不再多说。--张抗抗《分界线》
识时达务
shíshí-dáwù
[understanding] 达通晓。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物的变化
识时通变
shíshí-tōngbiàn
[comprehending and adaptable] 能认清时势,通达应变
识时务者为俊杰
shíshíwùzhě wéi jùnjié
[whosoever understands the times is a great man] 能认清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才是杰出的人物。多用于规劝或告诫
识途老马
shítú-lǎomǎ
[an old horse which knows the way] 比喻熟悉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识文断字
shíwén-duànzì
[literate;be able to read] [口]∶能识字读书,指有文化
他现在识文断字,比我办事还精明呢!--《龙须沟》
识相
shíxiàng
[be sensible] 知趣
你还是识相点,赶快走吧
识羞
shíxiū
[be shame-sensitive]有羞耻心;自觉羞耻
真不识羞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
识2
(1)
譺
zhì
(2)
旗帜◇作帜” [flag]
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下》
(3)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raised words on a bell]
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岭外代答》
(4)
通帜”。标记 [mark;sign]
以龙熊鸟雀为识。--《宝刀赋序》
(5)
又如标识(标志)
识
(1)
譺
zhì
(2)
加上标记◇作志” [put a mark]
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金史》
(3)
又如识别(加上标记使有区别)
(4)
通志”。记住 [remember]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文镂无款哀。--《史记·孝武纪》
以计识其人众畜牧。--《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识亦记也。”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5)
又如识念(记忆);博闻强识
另见shí
识1
(譺)
shí ㄕˊ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郑码sjo,u8bc6,gbkcab6
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34
识2
(譺)
zhì ㄓ╝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郑码sjo,u8bc6,gbkcab6
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34
展开阅读
识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秋
简单释义: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秋)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详细解释:秋 qiu 部首 禾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9秋
autumn; harvest time; year;
秋
(1)
秌、穐
qiū
(2)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3)
同本义 [harvest;mature]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4)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苗(也称秋税。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5)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秋以为期。--《诗·卫风·氓》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昮。--韩愈《送惠师》
(6)
又如秋场(秋试。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秋猘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猘”,冬天打猎叫冬狩”);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秋荐(秋场);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天的落叶);秋严(秋气肃杀);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7)
年 [year]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8)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period of time]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效命之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问之秋。--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9)
又如千秋(很长久的时间);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10)
姓
秋
qiū
〈形〉
(1)
悲愁 [sad]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3)
奔腾的样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4)
喻容颜衰老 [old and feeble]
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
(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6)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west]。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9)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legal]。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秋播
qiūbō
[autumn sowing;fall-sow] 秋季播种
秋菜
qiūcài
[autumn vegetables] 秋季收获的萝卜、大白菜等类菜蔬
秋分
qiūfēn
[the autumnal equinox (16th solar term)]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22、23或24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秋风
qiūfēng
[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秋风过耳
qiūfēng-guò ěr
[like an autumn breeze passing by the ear] 比喻毫不动心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汉·赵晔《吴王寿梦传》
秋风扫落叶
qiūfēng sǎo luòyè
[like autumn wind sweeping away the fallen leaves] 秋风刮走落叶。喻强大的势力清除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
秋高气爽
qiūgāo-qìshuǎng
[balmy autumn day;fine autumn weather;sky in autamn is high and atmosphere pleasant;the clear and crisp autumn climate] 形容秋天气候清明爽朗
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清·梁绍壬《史阁部书》
秋耕
qiūgēng
[autumn ploughing] 秋天耕地,以备秋播
秋灌
qiūguàn
[autumn irrigation] 秋天浇灌农田
秋海棠
qiūhǎitáng
(1)
[begoni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球形,叶子斜卵形,叶背和叶柄带紫红色,花淡红色。供观赏
(2)
[flower of begonia]∶这种植物的花
秋毫
qiūháo
[newly-grown down]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秋毫无犯
qiūháo-wúfàn
[(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秋毫动物入秋新换的绒毛,比喻纤细之物。丝毫不侵犯。喻指军纪严明
持军整齐,秋豪(毫)无犯。--《后汉书·岑彭传》
秋后算帐
qiūhòu-suànzhàng
[square accounts after the autumn harvest--wait until after a political movement is over to settle accounts with the leadership or the masses] 原义是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现在常用来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有贬义
我们一不抓辫子,二不打棍 子,又不搞什么秋后算帐之类的玩意。
秋季
qiūjì
[autumn] 夏季与冬季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中自秋分日起算到冬至日为止
秋景
qiūjǐng
(1)
[autumn scenery]∶秋季的景致
(2)
[autumn harvest]∶秋熟农作物的收成情况
秋老虎
qiūlǎohǔ
[after heat sum mer;spell of hot weather after the beginning of autumn;old wives" summer] 在中国,指立秋以后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
秋凉
qiūliáng
[cool autumn days] 指秋季凉爽的气候
秋粮
qiūliáng
[autumn grain crops] 秋季收得来的粮食
秋令
qiūlìng
(1)
[autumn]∶秋天
(2)
[autumn weather]∶秋天的气象
秋令无改于往年
秋娘
qiūniáng
[qiuniang] 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为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秋千
qiūqiān
[swing] 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
秋色
qiūsè
(1)
[autumn]∶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autumn scenery]∶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秋试
qiūshì
[autumn examination;civil examination held in the capital of a province] 明清时秋天举行乡试故称
秋审
qiūshěn
[a judicial system of rehearing provincial cases of capital punishment in autum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两代在秋季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由司法部门审核案件,奏请皇帝裁决
余经秋审。--清·方苞《狱中杂记》
经秋审入矜疑。
秋收
qiūshōu
[autumn harvest] 秋季收获农作物。也指秋天所收获的农作物
秋收大忙季节
今年的秋收比去年强
秋收起义
qiūshōu qǐyì
[the autumn harvest uprising]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一带工农举行的武装起义
秋熟
qiūshú
[autumn maturing] 在秋天成熟
秋熟玉米
秋霜
qiūshuāng
(1)
[frost in autumn]∶秋天的霜
(2)
[white hair]∶比喻白发
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秋水
qiūshuǐ
[autumn waters;autumn waters-limpid eyes (of a woman)]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秋天
qiūtiān
[autumn] 秋季
秋闱
qiūwéi
[autumn examination] 秋天的乡试
秋汛
qiūxùn
[autumn floods] 秋季的汛情
秋征
qiūzhēng
[collec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in kind after the autumn harvest] 秋收后政府征收公粮
秋
(⑥韋)
qiū ㄑㄧㄡˉ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郑码mfuo,u79cb,gbkc7ef
笔画数9,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4334
展开阅读
秋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