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春秋·佚名《凯风》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春秋·佚名《绸缪》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春秋·佚名《棫朴》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先秦·屈原《远游》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唐代·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唐代·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月赋》
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泓澄?#91;,澒溶沆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