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春秋·佚名《小雅·鹿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春秋·佚名《常棣》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春秋·佚名《南有嘉鱼》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春秋·佚名《彤弓》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春秋·佚名《頍弁》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春秋·佚名《那》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先秦·屈原《天问》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先秦·屈原《离骚》
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先秦·屈原《九章》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
两汉·王褒《九怀》
尊嘉季春兮阳阳,列草兮成行
两汉·王褒《九怀》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两汉·王逸《九思》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两汉·刘向《九叹》
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远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孚于嘉,吉。
西周·姬昌《随卦》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西周·姬昌《离卦》
九五:嘉遯,贞吉。
西周·姬昌《遯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不是凡花数
宋代·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神女赋》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乾坤交泰而絪缊,嘉祥徽显而豫作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过以亻凡剽之单慧,历执古之醇听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旨酒嘉肴,羞炰宾客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送穷文》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消嘉榖于禽兽兮,下糠粃而无粒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