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苏
简单释义:
苏
(形声。从苃,稣声。从苃,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同本义
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柴草
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氏家训》
须状下垂的饰物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苏维埃的简称
江苏省的简称
苏州市的简称
苏(蘫)sū
⒈假死或昏迷后醒过来死而复~。她~醒过来了。
⒉指江苏或苏州~剧。~绣。~杭(苏州、杭州)。
⒊"苏维埃"的简称~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⒋
⒌
⒍[噜~]啰唆。"啰唆"见啰。
详细解释:苏 su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苏1
(1)
蘫、蘶
sū
(2)
(形声。从苃,稣(sū)声。从苃,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3)
同本义 [perilla]。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两面或背面带紫色,夏季开红花或淡红色花。茎、叶、种子入药,嫩叶古用以调味,种子可榨油。如苏子(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4)
柴草 [faggot]
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氏家训》
(5)
须状下垂的饰物 [pendant]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苏维埃的简称 [short for soviet]。如苏区
(7)
江苏省的简称 [short for jiangsu province]。如苏剧
(8)
苏州市的简称 [short for suzhou city]。如苏杭(苏州和杭州的并称);苏裱(苏州裱字画的技艺)
(9)
原苏联国名 [short for soviet union]。如中苏关系
(10)
姓
苏
(1)
蘫、甦、穌
sū
(2)
更生 [revive]
死而复生谓之苏。--《小尔雅·广名》
苏,俗作甦。--《集韵》
蘫,息也,死而更生也。--《广韵》
更生为苏。--《颜氏家训·杂艺》
震苏苏。--《易·震卦》
傒予后,后来其苏。--《书·仲虺之诰》
蛰虫昭苏。--《礼记·乐记》
苏世独立。--《楚辞·九章·橘颂》
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苏息(再生滋长);苏生(苏醒;复活);苏更(复活;苏醒);苏复(恢复)穌”
另见sū(稣)
苏
(1)
蘫
sū
(2)
唤醒;昏迷后醒过来 [wake up]
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苏省(苏醒);苏活(苏醒;复活);苏兴(犹苏醒)
(4)
割草;取草 [mow]
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庄子·天运》
(5)
引申为取 [take]
苏粪壤以充帏兮。--《离骚》
(6)
困顿后获得休息 [recover]。如苏息;苏坐(散坐;随便坐)
(7)
拯救;解救 [save;rescue]。如苏困(解除困苦);苏枯(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苏世(犹醒世)
苏
(1)
蘫、囌
sū
(2)
噜囌”(lūsū),即噜苏”(lūsū)
苏白
sūbái
[suzhou dialect] 苏州话,也指昆曲中用苏州话的道白
苏菜
sūcài
[jiangsu dishes] 江苏风味的菜肴
苏打
sūdá
[soda] 碳酸钠(na2co3),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工业的重要原料,也用来软化硬水
苏打饼干
sūdá bǐnggān
[soda biscuit] 一种由苏打发粉与酸牛奶或酪乳发涨面粉而做成的饼干
苏丹
sūdān
(1)
[sultan]∶阿拉伯语sultan的译音,一些伊斯兰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
[sudan]∶国名。位于北非,面积2,503,890平方公里,人口2,800万(1990),首都喀土穆
苏活
sūhuó
[revive] 复苏;复活
苏剧
sūjù
[suzhou opera] 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曲艺苏州滩簧”发展而成。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苏生
sūshēng
[revive;recover collsciousness]苏醒;重现
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故乡》
苏维埃
sūwéi āi
[soviet] 原苏联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家权力机关。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叫苏维埃”
苏醒
sūxǐng
(1)
[resuscitation ]∶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他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
(2)
[wake up]∶唤醒;使觉醒
蛇被温热苏醒了
苏绣
sūxiù
[suzhou embroidery] 江苏苏州出产的刺绣
苏伊士运河
sūyīshì yùnhé
[suez canal] 位于埃及北部,连接地中和红海
苏州码子
sūzhōu mǎzi
[suzhou numerals used by old shopkeepers to mark prices] 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
苏1
(⑧囌)
sū ㄙㄨˉ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
(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
缓解,解除以~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郑码eyo,u82cf,gbkcbd5
笔画数7,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344
苏2
sù ㄙㄨ╝
朝向~刃者死”。
郑码eyo,u82cf,gbkcbd5
笔画数7,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344
展开阅读
苏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铭
简单释义: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牢记不忘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铭míng
⒈刻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语等的文字鼎~。墓志~。座右~。
⒉在器物上刻字~刻。也〈喻〉深刻记住~记在心。
⒊文体的一种陋室~。
详细解释:铭 ming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1铭
inscription;
铭
(1)
銘
míng
(2)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3)
同本义 [engrave]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4)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5)
牢记不忘 [imprint]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三国志·周鲂传》
(6)
又如铭佩;铭意(刻记于胸中的心志);铭戢(表示感谢别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里);铭篆(比喻感激很深,没齿难忘);铭戴(感戴人的恩惠,铭刻于心,永远不忘)
铭
(1)
銘
míng
(2)
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古多刻于钟鼎,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 [inscription]
钟鼎之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
又如墓志铭;商汤《盘铭》;正考父《鼎铭》
(4)
刻写或题写的格言 [inscribed or written maxim]。如座右铭;砚铭
(5)
铭旌,即明旌 [a funeral streamer bearing the titles of the deceased]。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如铭旌七尺(高官或其父母的铭旌)
铭记
míngjì
[engrave on one"s mind;always remember;enshrine in the heart;learn by heart] 牢记在心中
时刻铭记
铭刻
míngkè
[inscription]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古代铭刻
铭刻
míngkè
[engrave on one"s mind] 铭记
铭刻在心
她的音容笑貌都铭刻在他的记忆中
铭牌
míngpái
[name plate] 装在机器、仪表、机动车等上面的牌子,标有名称、型号、规格及出厂日期、制造者等字样
铭文
míngwén
(1)
[inscription]
(2)
指碑文
(3)
硬币、勋章、奖章、纪念章、印章、器物上的文辞(大多铸成或刻成)
铭心
míngxīn
[bear in mind;engraved in one"s heart;imprint on one"s mind] 铭刻在心上,指感念不忘
铭心
míngxīn
[inscription] 铭文
铭心刻骨
míngxīn-kègǔ
[imprint;be engraved on one"s mind forever]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也说铭心镂骨”、刻骨铭心”
铭
(銘)
míng ㄇㄧㄥˊ
(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刻。~文。~志。墓志~。座右~。
(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记。~心。~骨。~诸肺腑(喻永记)。
(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郑码prj,u94ed,gbkc3fa
笔画数11,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54251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