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之
简单释义: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详细解释:之 zhi 部首 丿 部首笔画 01 总笔画 03之
go; leave; of; somebody; something; this;
之
zhī
(1)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之
zhī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
zhī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
zhī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之后
zhīhòu
(1)
[after]∶紧接在…时以后
作出安排之后,我们就照着办
(2)
[behind]∶在…后面
房屋之后有棵大樟树
(3)
[afterwards]∶然后
之后他又给我来过两封信
之乎者也
zhī-hū-zhě-yě
[archaism;literary jargons]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虚词,现在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与迂腐的书呆子气
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之流
zhīliú
[suchlike]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
往往不是一位贵族,而是一个流浪汉之流的人
之前
zhīqián
[before] 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
吃饭之前要洗手
之字路
zhīzìlù
[switchback;curve in a road] 山区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径
旅行者爬上一些易爬的之字形路
之
zhī ㄓˉ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郑码wa,u4e4b,gbkd6ae
笔画数3,部首丿丶,笔顺编号454
展开阅读
之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糖
简单释义:
糖〈名〉
(形声。从米,唐声。本义食用糖及糖制食品的统称)
食糖。古代以麦作饴,即麦芽糖◇多用甘蔗、甜菜等制糖
糖,饴也。--《广韵》
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宋·史浩《粉蝶儿·咏圆子》
又如红糖;白糖;冰糖;糖餵(一种甜饼);糖霜(细白沙糖);糖馈(一种甜饼。也作馈)
糖果;糖块
糖(
⒊醣)táng
⒈用甘蔗、甜菜或米麦等提制出来的甜东西白~§~。麦芽~。
⒉用糖和其它食物制成的食品~食。~果。花生~。
⒊碳水化合物。
详细解释:糖 tang 部首 米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6糖
candy;sugar;
糖
(1)
鎕
táng
〈名〉
(2)
(形声。从米,唐声。本义食用糖及糖制食品的统称)
(3)
食糖。古代以麦作饴,即麦芽糖◇多用甘蔗、甜菜等制糖 [sugar]
糖,饴也。--《广韵》
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宋·史浩《粉蝶儿·咏圆子》
(4)
又如红糖;白糖;冰糖;糖餵(一种甜饼);糖霜(细白沙糖);糖馈(一种甜饼。也作馈)
(5)
糖果;糖块 [sweets; candy]。如水果糖;奶糖
糖厂
tángchǎng
[sugar refinery] 用甘蔗、甜菜等生产糖的工厂
糖醋
tángcù
(1)
[sugar and vinegar]∶糖和醋
(2)
[sweet and sour]∶加入糖和醋的
糖醋鱼
(3)
[sugar vinegar]∶用制糖或制淀粉的下脚料,通过酒精或醋酸发酵的方法而制成的食醋
糖弹
tángdàn
[sugarcoated bullet] 即糖衣炮弹
糖房
tángfáng
[sugarhouse] 亦称糖寮”或榨寮”。制作红、白糖果的作坊
糖果
tángguǒ
[sweet;sweetmeat;candy;bonbon] 以砂糖、葡萄糖或饴糖为主要原料,也可同时加入油脂、乳制品、胶体、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制成的一种甜味食品,由于原料与加工方法不同,品种极多
糖葫芦
tánghúlu
[string of candied haws] 亦称冰糖胡芦”。食品名,用竹签把山楂等果穿成串,蘸上白糖、冰糖、麦芽糖浆等
糖精
tángjīng
[saccharin;benzosulfimide;gluside] 一种结晶环状亚胺c6h4(co)(so2)nh,味极甜,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为蔗糖甜味的 200到 700倍,通常由邻-甲苯磺酸的酰胺制得
糖梨
tánglí
[sugar pear] 一种栽培的梨,以其甜味著称
糖萝卜
tángluóbo
(1)
[beet] [口]∶指甜菜
(2)
[preserved carrot] [方]∶胡萝卜蜜饯
糖尿
tángniào
[glycosuria] 尿液葡萄糖定性试验阳性的表现,对诊断糖尿病有意义
糖尿病
tángniàobìng
[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涉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不足的一种家族性全身性糖代谢紊乱,特征为高血糖、糖尿、多尿以及渴感、饥饿、搔痒、无力、消瘦,严重时则有酸中毒及昏迷
糖人,糖人儿
tángrén,tángrénr
[figure made of maltose] 用糖稀吹制的各种形象,可观赏、食用
糖食
tángshí
[sweetmeats] 用糖制作的食品的统称;甜食
糖水
tángshuǐ
[syrup] 一种又浓又粘的糖和水的浓缩溶液(有的还加放香精)
糖衣
tángyī
[sugar coat] 包在苦味药品外面的糖皮儿
糖衣炮弹
tángyī pàodàn
[sugarcoated bullet] 裹着糖衣的炮弹,比喻对人拉拢、腐蚀的手段
糖饴
tángyí
[maltose] 饴糖
糖
táng ㄊㄤˊ
(1)
从甘蔗、甜菜、米、麦等提制出来的甜的物质白~§~。冰~。~浆。~稀。~膏。~瓜儿。~房(旧时制糖的作坊。亦称糖寮”、榨寮”)。~衣。
(2)
碳水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分为单糖”、双糖”三种,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元。~尿病(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是一种以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的慢性疾病)。
郑码ufxj,u7cd6,gbkccc7
笔画数16,部首米,笔顺编号4312344135112251
展开阅读
糖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