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春秋·佚名《北风》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春秋·佚名《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春秋·佚名《褰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春秋·佚名《民劳》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春秋·佚名《常武》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春秋·佚名《瞻卬》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春秋·佚名《烈文》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长向风而舒情
先秦·屈原《远游》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先秦·屈原《九章》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西周·姬昌《益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代·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代·None《杂诗》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唐代·李商隐《落花》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唐代·张乔《书边事》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唐代·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唐代·刘昚虚《阙题》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唐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唐代·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唐代·杜甫《哀王孙》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总向愁中白
宋代·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酒阑挥泪向悲风
宋代·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宋代·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宋代·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开北户以向日,齐南冥於幽都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亦有甲第,当衢向术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两汉·王褒《洞箫赋》
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
两汉·班固《幽通赋》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孟子见梁惠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见梁惠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
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节》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