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夏
简单释义: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详细解释:夏 xia 部首 夂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夏
summer;
冬;
夏
xià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4)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8)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1)∶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2)∶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3)∶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4)∶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9)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bactria]。如夏国;大夏
(10)
通厦”。大屋 [big house]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1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12)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13)
姓
夏
xià
(1)
大 [great]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3)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秋染夏。--《周礼》
(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播
xiàbō
[summer sowing] 夏天里播下种子
夏布
xiàbù
[grass cloth;grass linen] 用苎麻织的麻布
夏锄
xiàchú
[summer hoeing] 指夏季锄地的活儿
夏管
xiàguǎn
[summer field management] 夏季的田间管理
夏侯
xiàhóu
[surname] 复姓
夏侯婴、靳强、纪信(夏侯婴,沛人,跟从刘邦起义,后封汝阴侯。靳强,祖籍西河,刘邦的部属,因攻击项羽有功,后封汾阳侯。纪信,刘邦的得力部将,因救刘邦脱险,被项羽烧死)。--《史记·项羽本纪》
夏后氏
xiàhòushì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夏季
xiàjì
(1)
[summer]∶见夏天”
(2)
[shemu]∶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夏口
xiàkǒu
[xiako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历
xiàlì
见农历”
夏粮
xiàliáng
[summer grain crops] 夏天收获的粮食
夏令
xiàlìng
(1)
[summer]∶夏季
(2)
[summer weather]∶夏季的节令、气候
夏令营
xiàlìngyíng
[summer camp]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夏秋
xià-qiū
[estivo-autumnal;aestivo-autumnal]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夏日
xiàrì
(1)
[summer]∶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summer sun]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夏收
xiàshōu
(1)
[summer harvest]
(2)
夏日收获作物
(3)
夏季的收成
夏熟
xiàshú
[summer maturing] 夏季作物成熟
夏熟作物
夏熟谷物
xiàshú gǔwù
[fall grain] 秋季播种和在来年春季或夏季收获的谷物
夏天,夏季
xiàtiān,xiàjì
[summer] 同夏2”
夏衣
xiàyī
[summer clothing] 夏季穿的衣服
夏禹
xià-yǔ
[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夏耘
xiàyún
[summer hoeing (ploughing)] 夏锄
夏至
xiàzhì
(1)
[summer solstice]∶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夏种
xiàzhòng
[summer sowing] 夏季的播种
夏装
xiàzhuāng
[summer clothing] 夏衣
夏
xià ㄒㄧㄚ╝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郑码anrs,u590f,gbkcfc4
笔画数10,部首夂,笔顺编号1325111354
展开阅读
夏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晚
简单释义: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夜晚
晚星没
晚wǎn
⒈日落的时候傍~。从早到~。
⒉夜间~上。昨~。
⒊时间靠后,接近终了~稻。~点到达。~年(老年)。~清(清朝末年)。
⒋后~辈。
⒌迟来~了。
详细解释:晚 wan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晚
evening;junior;late;lateness;night;
早;
晚
wǎn
(1)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2)
同本义 [evening]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4)
夜晚 [night]
晚星没。--庾信《对烛赋》
(5)
又如晚吹(夜晚的风);晚头(晚上);晚月(夜月);晚炬(夜间的火炬);晚漏(晚更);晚魄(月亮);晚逻(夜间巡逻)
(6)
晚年 [old age;one"s later years]
晚出榆关逐北征,惊沙飞迸冲貂袍。--温庭筠《塞寒行》
(7)
又如晚运(晚年。运指时期);晚涂(晚年);晚境(晚年的境遇;晚年);晚悟(晚年觉悟)
(8)
秋季 [antumn]。如晚菘(秋末冬初的大白菜);晚造(秋季作物);晚果(秋天成熟的果实);晚热(秋天的炎热)
(9)
旧时官场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称晚生,简言曰晚。多用于书信 [pupil (oft.self-reference in writing or speaking to teacher)]
恕治晚不能躬送了。--《儒林外史》
(10)
时间靠后。属于或关于时间上或发展上的后期阶段的 [late;far on in time]
兴尽晚归舟。--宋·李清照《如梦令》
事之晚矣。--《资治通鉴·汉纪》
土气有早晚。--宋·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后种者晚实。
(11)
又如晚唐;晚父;晚母(后母;继母);晚爷(后父);晚妻(后续之妻);晚嫁(再嫁);晚伯母(伯父后来续娶的妻子);晚进(后进;后辈);晚婆(晚娘,继母)
晚
wǎn
(1)
迟,在规定的、通常的或恰当的时间以后来的或做的 [late]
大器晚成。--《老子》四十一章
(2)
又如晚达(显达较迟);晚日(近日;最近几天);晚歇([方]∶过一会儿);晚转身([方]∶第二次嫁人);晚客;晚茶(迟采摘的茶叶);晚麦(迟熟的麦);晚代(近世);晚禾(晚稻);晚甲(迟发的芽)
(3)
衰;老 [old]。如晚叶(晚年;老叶);晚谬(年老昏愦);晚暮(年老)
晚安
wǎn ān
(1)
[good-evening]∶晚上见面时说的问候、祝福的话
(2)
[good-night]∶晚上分别时最后说的祝福的话
晚辈
wǎnbèi
[younger;one"s juniors;the younger generation] 辈分低的人;后辈
所有晚辈都跟着他们家里人,向杂技场走去
晚餐
wǎncān
[supper;dinner] 一天结束时吃的一顿饭
晚车
wǎnchē
[night train] 夜间开出或到达的火车
晚春
wǎnchūn
[late spring] 春季最后的时日
晚祷
wǎndǎo
(1)
[evensong]∶教规规定的七个祈祷时刻中的第六个
(2)
[vesper]∶晚上举行的宗教仪式或礼拜
(3)
[compline]∶第七次和最末一次的日课经;入夜后或入睡之前诵念的最末一次日课经
晚稻
wǎndào
[late rice] 插秧期较晚或成熟期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沈括《梦溪笔谈》
晚点
wǎndiǎn
[(of a train,ship, etc.)late;behind schedule time] [车、船等]开出、运行或到达晚于规定的时间
晚饭
wǎnfàn
[supper;dinner] 一天结束时吃的一顿饭;晚上吃的饭
晚筴
wǎnguì
[late-mataring bambooshoots] 晚熟的竹笋
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筴。--宋·沈括《梦溪笔谈》
晚会
wǎnhuì
[evening party;evening gathering;evening reception] 晚上举行的集会,以文娱活动为主要内容
篝火晚会
晚婚
wǎnhūn
[marry at a mature age;late marniage] 在法定结婚年龄之后若干年结婚
晚间
wǎnjiān
[at night;(in the)evening] 晚上
晚间小东门自不戒慎。--《广东军务记》
晚节
wǎnjié
(1)
[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晚年的节操
保持晚节
(2)
[old age]∶晚年
(3)
[last stage]∶后期
晚景
wǎnjǐng
(1)
[evening scene]∶傍晚的景色
(2)
[one"s circumstances in old age]∶晚年;老年的景况
晚景凄凉
晚课
wǎnkè
(1)
[apodeipnon]∶东正教会日课的最后部分
(2)
[(of buddhist monks) chant scriptures in the evening]∶和尚晚上念经
晚恋
wǎnliàn
[be in love at a mature age] 较晚地恋爱
以你目前情况而言,晚恋较为适当
晚年
wǎnnián
[old age;one"s evening (later,remaining) years]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阶段
晚期
wǎnqī
[later period] 最后的时期。也指某种病的后期
晚秋
wǎnqiū
(1)
[late autumn]∶秋季的末期;深秋
(2)
[late-autumn crops]∶ 指晚秋作物
晚秋作物
wǎnqiū zuòwù
[late-autumn crops] 北方在收获小麦、油菜后复种的农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玉米、豆类
晚上
wǎnshɑng
[evening;night] 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
晚生
wǎnshēng
[(of on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referring to oneself) i;your pupil] 谦辞,旧时文人在前辈面前的谦称
[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邵氏闻见录》
晚世
wǎnshì
(1)
[modern times;nowadays]∶近世
(2)
[last period]∶指一个时代或朝代的最后时期,末世
晚熟
wǎnshú
[late-maturing] 指农作物生长期长,成熟较慢
晚熟作物
晚霜
wǎnshuāng
[late frost] 春季气候变冷时降的霜
晚霞
wǎnxiá
[afterglow;red sky at night;sunset clouds;sunset glow] 日落时出现的云霞
晚学
wǎnxué
(1)
[study later]∶后辈学生
(2)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方]∶指下午的课业
放晚学
晚宴
wǎnyàn
[evening banquet] 晚上举行的宴会
晚育
wǎnyù
[late bear;late childbirth] 指育龄妇女较晚地生育儿女
政府提倡晚婚晚育
晚照
wǎnzhào
[evening glow] 傍晚的阳光;夕照
晚
wǎn ㄨㄢˇ
(1)
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
(2)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了。~年。~期。~节。~婚。
(3)
后来的~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辈。
(4)
姓。
郑码krjr,u665a,gbkcded
笔画数11,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3525135
展开阅读
晚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