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暮
简单释义: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暮天(傍晚的天空);暮雨(傍晚的雨);暮途(傍晚的路程);暮烟(傍晚的烟霭);暮暮(每天傍晚);暮鼓(鼓楼晚间报
暮mù
⒈傍晚,日落的时候~色。日~。
⒉晚,末夜~。烈士~年,壮心不已。天寒岁~。
⒊
详细解释:暮 mu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4暮
dusk;evening;late;
晨;朝;
暮
mù
(1)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
同本义 [dusk;sunset;evening]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暮天(傍晚的天空);暮雨(傍晚的雨);暮途(傍晚的路程);暮烟(傍晚的烟霭);暮暮(每天傍晚);暮鼓(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暮暗(日落天暗)
(4)
夜晚 [the end]
枝封暮雪。--沈约《桐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论语》
(5)
又如暮月(一季的末月);暮末(犹末世);暮冬(冬末)
暮
mù
(1)
喻指年老,衰老 [aged]
藐是流离,至于暮齿。--庾信《哀江南赋序》
(2)
又如暮老(指年老);暮古(年老糊涂);暮志(晚年的志向);暮耋(指年老);暮齿(晚年);暮景(比喻垂老之年)
(3)
迟;晚 [late towards to the end of]
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吕氏春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4)
又如暮迟(犹言不及时);暮生(父亲死后才出生)
暮霭
mù ǎi
[evening mist] 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
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暮春
mùchūn
[end of spring]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暮鼓晨钟
mùgǔ-chénzhōng
[daily call to religious life with the morning bells and evening drums;timely exhortations to virtue and purity] 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 语。晨钟”也作朝钟”
暮景
mùjǐng
(1)
[dusk scene]∶傍晚的景色
(2)
[old age situation]∶比喻人晚年时的景况
暮年
mùnián
[declining years;evening of one"s life;old age] 人到老年
暮气
mùqì
[lethargy;apathy;spint of decline] 黄昏时的雾霭。比喻意志衰退、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
暮气沉沉
暮色
mùsè
[dusk;gloaming;twilight] 黄昏时的天色
暮色笼罩了大地
暮生儿
mùshengr
[posthumous child] [方]∶父亲死后才出生的子女;遗腹子
暮
mù ㄇㄨ╝
(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
(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郑码ekgk,u66ae,gbkc4ba
笔画数14,部首日,笔顺编号12225111342511
展开阅读
暮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溪
简单释义:
溪
(溪本作豨)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溪,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又如溪头(溪边)
没有出口的山沟
溪(豨)xī(又读qī)山里的小河沟。
溪jī 1.见"勃溪"。 2.见"衛溪"。
详细解释:溪 xi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3溪
brook; rivulet;
溪
(1)
嵠
xī
(2)
(溪本作豨)
(3)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brook;rivulet]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5)
泛指小河流[rivulet]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6)
又如溪头(溪边)
(7)
没有出口的山沟[gully]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8)
古族名 [xi nationality]。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9)
古州名 [xi prefecture]。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奖、锦三州降楚。--《读史方舆纪要》
溪谷
xīgǔ
(1)
[gully;trench]∶被溪流侵蚀的狭陡的凹谷
(2)
[vale]∶通常有小溪或河流的低地或低洼地带
溪涧
xījiàn
[mountain stream] 两山之间的河沟
溪流
xīliú
[brook;rivulet]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溪
xī ㄒㄧˉ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山~。清~。~水。~涧。~谷。~壑。
郑码vpzg,u6eaa,gbkcfaa
笔画数13,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443554134
展开阅读
溪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