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先秦·屈原《远游》
汤出重泉,夫何辠尤
先秦·屈原《天问》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先秦·屈原《离骚》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先秦·屈原《离骚》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先秦·屈原《九章》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先秦·屈原《九章》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先秦·屈原《九章》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先秦·屈原《九章》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先秦·屈原《九章》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两汉·贾谊《惜誓》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两汉·东方朔《七谏》
逢尤悲兮愁,哀兮忧
两汉·王逸《九思》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两汉·王逸《九思》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两汉·刘向《九叹》
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两汉·刘向《九叹》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唐代·王维《桃源行》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代·王维《桃源行》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墱流十二,同源异口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蚊对》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述行赋》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其诗曰:‘畜君何尤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君无尤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