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春秋·佚名《日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春秋·佚名《伐檀》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春秋·佚名《月出》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春秋·佚名《庭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春秋·佚名《小明》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春秋·佚名《大田》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春秋·佚名《有瞽》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春秋·佚名《闵予小子》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春秋·佚名《访落》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烛龙何照
先秦·屈原《天问》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先秦·屈原《九歌》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先秦·宋玉《九辩》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先秦·屈原《九章》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先秦·屈原《九章》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先秦·屈原《九章》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先秦·屈原《招魂》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先秦·屈原《大招》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先秦·庄忌《哀时命》
乱曰: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
两汉·王褒《九怀》
乱曰: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两汉·王逸《九思》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两汉·刘向《九叹》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两汉·刘向《九叹》
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伏于末庭
两汉·刘向《九叹》
藏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两汉·刘向《九叹》
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西周·姬昌《明夷卦》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西周·姬昌《夬卦》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西周·姬昌《艮卦》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西周·姬昌《节卦》
九二:不出门庭,凶。
西周·姬昌《节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代·王维《鹿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代·王维《竹里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代·杜牧《泊秦淮》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代·张泌《寄人》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代·刘方平《春怨》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唐代·杜甫《月夜》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唐代·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唐代·刘昚虚《阙题》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唐代·李商隐《隋宫》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唐代·李颀《琴歌》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唐代·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唐代·韩愈《山石》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代·杜甫《兵车行》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杜甫《丽人行》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唐代·高适《燕歌行》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唐代·高适《燕歌行》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宋代·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宋代·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
宋代·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休使圆蟾照客眠
宋代·蔡伸《苍梧谣·天》
晚风庭院落梅初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月照孤村三两家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一团燕月照窗纱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雪月花中过洞庭
宋代·赵溍《吴山青·金璞明》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南北朝·江淹《别赋》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月赋》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南北朝·谢庄《月赋》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南北朝·谢庄《月赋》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洞庭虽濬,负之者北,非所以爱人治国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长庭砥平,锺虡夹陈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夜未遽,庭燎晢々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宪紫宫以营室,廓广庭之漫漫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留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擅山川,货殖私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雪赋》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东征赋》
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