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用
简单释义: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用yòng
⒈使人、物等发挥其功能使~。采~。应~。~心。~水。~机器人做工。
⒉功能,效果~途。功~。效~。有~。
⒊需要不~担心。你不做,还~你干啥。
⒋化费~钱。费~。零~。
⒌吃、喝的婉词~餐。请~茶。
⒍因,因此~此。~特函达。
⒎以儒者~文乱法。
⒏
①当权。
②行事。
⒐
①居心。
②企图。
⒑
①打仗。
②指挥作战。
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兵如神。
⒒
详细解释:用 yong 部首 用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5用
use;using;by;with;dispend;
用
yòng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
同本义 [use;employ]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又用篆章。--明·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用不着(没办法);备用(准备着供随时使用);实用(实际使用);拆用(拆开使用);用功(使用功力);用长(使用长武器);用板(使用诏书);用计(使用计谋);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用钱(使用钱币);用药(使用药物)
(4)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appoint]
不用尚书郎。--《乐府诗集·木兰诗》
用于昔日。--诸葛亮《出师表》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大材小用(用人不当);重用(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叙用(任用);起用(重新起用已退职或已免职的人员);用才(任用人才);用臣(可任用之臣);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用贤(任用贤人)
(6)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apply]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用间》
(7)
又如用间(运用间谍);用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用长(运用其所长);用奇(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用思(运用心思);用智(运用智谋)
(8)
治理;管理 [administer]
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荀子》
(9)
又如用民(治理和役使民众)
(10)
出力;效命 [put forth one"s strength]
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商君书》
(11)
又如用精(专心一意)
(12)
需要 [need]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与韩荆州书》
(13)
又如不用
(14)
吃;饮 [eat;drink]。如用茶(饮茶,喝茶);用膳(吃饭);用餐(吃饭);用烟(吸烟,抽烟)
(15)
执政;当权 [be in power]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史记》
(16)
行事;行动 [act]
经称鹏之用,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其飞也必以怒。--明·徐渭《赡张君序》
用
yòng
(1)
功用;功能 [function]
小礼无所用。--《史记·魏公子列传》
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唐·韩愈《原毁》
其用不足称。--唐·韩愈《原毁》
灵用不同。--唐·李朝威《柳毅传》
其用有二。--[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用头(用途)
(3)
器用;物质 [material]
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4)
又如用器(器物;使用器物)
(5)
费用,资财 [cost;expenses]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多求妄用。--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兵精足用。--《资治通鉴》
裹物之用。--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家常之用。
用
yòng
(1)
因;由 [with;on]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论衡》
(2)
又如用逸待劳(以逸待劳);用情(以真实的感情相待)
(3)
凭,拿 [rely on]
何用识夫婿。--《乐府诗集·陌上桑》
高蝉正用一枝鸣。--宋·洪迈《容斋续笔》
(4)
因,因为 [because of;for]
必用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用甲第为国相。--清·周容《芋老人传》
用此。--清·方苞《狱中杂记》
用
yòng
(1)
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hence;therefore;thus]
明淫于家,用殄厥也。--《书·益稷》
(2)
又如用是(因此)
(3)
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for]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书·盘庚下
用兵
yòngbīng
(1)
[use weaponry]∶使用兵器
立小人以教用兵
(2)
[use military forces;resort to arms]∶使用武力,进行战争
不敢造次用兵
(3)
[command troops]∶调兵遣将,指挥战争
长于用兵
用兵如神
yòngbīng-rúshén
[work miracles in manoeuvring troops;deploy troops with great skill] 用兵之道,神机莫测。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水浒传》
用场
yòngchǎng
[use] 用途;作用
这种材料没用场
用处
yòngchu
[usefulness;use;good] 用途;作用
毫无用处
用词
yòngcí
[wording] 言词的使用或表达
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
yòngcí-bùdàng
[inappropriate choice of words] 运用词语不恰当
用度
yòngdù
[expense;cost;outlay] 费用;开支
他家人口多,用度大
用费
yòngfèi
[expense;outlay;cost] 某事的花销
用工夫
yòng gōngfu
[spend one"s efforts;exert oneself]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肯用工夫
用功
yònggōng
[hardworking;diligent;studious] 下功夫;努力学习
在图书馆里用功
用户
yònghù
[user;consumer;end-user] 使用人;消费者
用具
yòngjù
[appliance;utensil;apparatus] 供人使用的器具、工具
厨房用具
用力
yònglì
[put forth one"s strength;exert oneself physically] 花费精力;使劲
用力喊叫
用命
yòngmìng
[obey] 效忠;听命
手下将士个个用命
用品
yòngpǐn
[articles for use] 供使用的物品
生活用品
用人
yòngrén
(1)
[wake use of personnel;choose sb.for a job]∶选用人才
善于用人
(2)
[be in need of hands]∶需要办事人员
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
用人
yòngren
[servant] 仆人
女用人
用舍行藏
yòngshě-xíngcáng
[an attitud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for the appointment]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亦称用行舍藏”。儒家出世入世的观点,即一旦被任命就做官否则就引退
用事
yòngshì
(1)
[be in power]∶执政;当权
赵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用事擅权
(2)
[act]∶[凭感情、意气等]行事;办事
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汉书·丙吉传》
感情用事
(3)
[quote]∶引用典故
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沧浪诗话·诗法》
文章用事,不使人觉
用途
yòngtú
[good;usefulness;use] 应用的方面、范围
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工具
用武
yòngwǔ
(1)
[use force]∶动用或使用武力
(2)
[display one"s abilities or talents]∶发挥才干,施展本领
大有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
yòngwǔ zhīdì
[play] 犹言用兵之地。宜于打仗的地方。亦喻指能施展武艺或才能的场所
这个职务使他的突出的才能大有用武之地
用贤任能
yòngxián-rènnéng
[appoint the noble and talent for the important post] 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
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
用心
yòngxīn
(1)
[with concentrated attention;attentively]∶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专心
用心听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
[diligently]∶勤奋、勤勉或用功以精力集中为特征地
叹借书者之用心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用心学习
用心
yòngxīn
[motive; intention]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用意
yòngyì
[purpose;intention] 居心,动机或意图
你这么说是什么用意
用语
yòngyǔ
(1)
[choice of words;wording]∶词语的选择或运用
用语不当
(2)
[terms;phraseologe]∶某个行业或专业的专门术语
商业用语
(3)
[verbiage]∶措辞
文电和命令必须使用简明的军事用语
用
yòng ㄩㄥ╝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2)
可供使用的~品。~具。
(3)
进饭食的婉辞~饭。
(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7)
因此~此。
郑码l/ldbi,u7528,gbkd3c3
笔画数5,部首用,笔顺编号35112
展开阅读
用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易
简单释义: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
易yì
⒈好办,不费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简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变,变换移风~俗。
⒋换,交易以物~物。国际贸~。
⒌轻视高祖(刘邦)为亭长,素~诸吏(素向来)。
⒍治,整治~田土。
详细解释:易 yi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易
amiable; change; easy; exchange;
易
yì
(1)
(象形。本义蜥易)
(2)
换,交换 [exchange]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4)
改变,更改 [change]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易字(改换名字);易箦(更换竹席);易辙(改变行车道路);易心(改变心志;改变想法);易初(改变初衷);易革(改革,变革);易节(改变气节操守)
(6)
替代 [replace]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北都政变,以暴易暴者数矣!--章炳麟《致段祺瑞书》
(7)
又如易代(更换朝代)
(8)
蔓延;传播 [spread]
绝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东观汉记》
(9)
又如易种(蔓延其种)
(10)
治,整治 [renovate;dredge]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11)
轻视‖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make light of;despise]
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注易,轻易也。”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兿。--《庄子·应帝王》。释文引崔注易,相轻易也。”
易者使倾。--《易·系辞下》。注;易,慢易也。”
吏民慢易之。--《汉书·王嘉传》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贼易之,对饮酒,醉。--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韩非子·五蠹》
易
yì
(1)
容易。与难”相对 [easy]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唐·岑参《秋夜宿仙游寺南》
事有难易。--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
(2)
又如易与(容易对付);易可(容易);易人(可以轻易对付的人);易易(极容易);易如反掌
(3)
简易,简省 [simple and easy]
栾范易行以诱之。--《左传》
(4)
平坦 [level]
羁坚辔,附易路。--《文选·枚乘·七发》
(5)
又如易野(平坦的原野);易道(平路);易地(平地)
(6)
平易 [unassuming]。如易直(平易正直)
(7)
和蔼 [amiable]。如易恬(和悦恬淡);易中(和悦其心)
易
yì
(1)
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change]
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管子》
(2)
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pination book]
(3)
《周易》的简称 [the book of changes]
《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序》
本之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易》之八像(《易经》中用八种符号(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
(5)
古代占卜官名 [pination officer]
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礼记》
(6)
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pination image]
卜易、谈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
(7)
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one of ingering]
(8)
通埸”。边界 [border]
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荀子·富国》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易·大壮》
殖于疆易。--《汉书·食货志上》
吾易久远。--《汉书·礼乐志》
(9)
州名 [yi prefecture]。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0)
易水的简称 [yi river]。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秦兵旦暮渡易水。--《战国策·燕策》
易,出代州,经保定之易州、安州至高阳,下与曹、徐、滋、沙诸河合。--明·徐向志《读书札记》
(11)
姓
易安
yì ān
[easy;comfortable] 安适,舒服
审容膝之易安。--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易带
yìdài
[undo a belt] 解带
遂易带。--唐·李朝威《柳毅传》
易经
yìjīng
[the book of changes]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384爻,依据卦象推测吉凶。今本《易经》通过释经表达哲学观点,包含世界观、伦理学说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易如反掌
yìrúfǎnzhǎng
[as easy as pie;as easy as turning off one"s hands] 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极容易做
易如反掌,何往不至。--《北史·裴陀传附裴矩》
易手
yìshǒu
[change hands] 某物的占有者发生更换
阵地多次易手
易易
yìyì
[very easy] 很容易
荣禄固操、莽之才…待之恐不易易。--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易于
yìyú
[be prone to;easily] 可能性很大;容易
这种酷热的天气人易于中暑
易箦
yìkuì
[change bed] 更换床席,指人将死
易箦之际(临终的时候)
易帜
yìzhì
[change flags] 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改变政治方向、宗旨或投向对方
易
yì ㄧ╝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
(2)
和悦平~(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3)
改变~手。~地。变~。
(4)
交换交~。贸~。
(5)
轻慢贵货~土。
(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
(7)
古书名,《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
(8)
姓。
郑码krod,u6613,gbkd2d7
笔画数8,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3533
展开阅读
易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