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春秋·佚名《载驱》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春秋·佚名《唐风·扬之水》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春秋·佚名《斯干》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先秦·屈原《远游》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先秦·屈原《招魂》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先秦·屈原《招魂》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先秦·屈原《招魂》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先秦·屈原《大招》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两汉·贾谊《惜誓》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两汉·贾谊《惜誓》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先秦·庄忌《哀时命》
曳彗星之皓旰兮,抚朱爵与鵔鸃
两汉·刘向《九叹》
杖玉策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家邦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西周·姬昌《困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代·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唐代·刘长卿《听弹琴》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唐代·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唐代·李白《赠孟浩然》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代·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唐代·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唐代·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唐代·韩愈《山石》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唐代·王维《桃源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唐代·李白《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唐代·李白《蜀道难》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典故出处】《洛神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南北朝·江淹《别赋》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丹梁虹申以并亘,朱桷森布而支离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内则街冲辐辏,朱阙结隅
魏晋·左思《三都赋》
石帆水松,东风扶留
魏晋·左思《三都赋》
扤白蒂,衔朱蕤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跃马叠迹,朱轮累辙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魏晋·左思《三都赋》
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雪赋》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苗松、豫章,条上造天
两汉·枚乘《七发》
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先秦·宋玉《高唐赋》
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恶紫,恐其乱朱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