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壹以贯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唐代·王维《老将行》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唐代·李端《听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代·李白《静夜思》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唐代·朱庆馀《宫词 / 宫中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代·李商隐《贾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唐代·杜牧《赠别二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唐代·杜牧《赤壁》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唐代·杜牧《赠别》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唐代·杜甫《古柏行》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唐代·李颀《古意》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代·杜甫《丽人行》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唐代·杜甫《哀江头》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春秋·佚名《简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春秋·佚名《伯兮》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先秦·屈原《远游》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先秦·屈原《天问》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
先秦·宋玉《九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先秦·屈原《离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先秦·屈原《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先秦·屈原《离骚》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先秦·屈原《离骚》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先秦·屈原《离骚》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先秦·屈原《离骚》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先秦·屈原《离骚》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先秦·屈原《九章》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先秦·屈原《九章》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先秦·屈原《九章》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先秦·屈原《九章》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先秦·屈原《九章》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先秦·屈原《九章》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後
先秦·庄忌《哀时命》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两汉·东方朔《七谏》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两汉·东方朔《七谏》
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闇前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西周·姬昌《比卦》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西周·姬昌《夬卦》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犹自风前飘柳絮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算前言、总轻负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浮生只合尊前老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今春不减前春恨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人前不敢分明说
宋代·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云外月,风前絮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来岁花前
宋代·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宋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须信前书言犹未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
宋代·周端臣《玉楼春·华堂帘幕飘香雾》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南北朝·江淹《别赋》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味道懵学,孤奉明恩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卜偃前识而赏其隆,吴札听歌而美其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前则宣明显阳,顺德崇礼
魏晋·左思《三都赋》
西门溉其前,史起灌其後
魏晋·左思《三都赋》
菲言厚行,陶化染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末上林之隤墙,本前脩以作系
魏晋·左思《三都赋》
揆既往之前迹,即将来之後辙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戊矞,靸霅警捷,先驱前涂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有殷坻颓於前,曲度难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倜傥之极异,誳诡之殊事,藏理於终古,而未寤於前觉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前则跨蹑犍牂,枕倚交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白杨早落,寒草前衰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七发》
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堕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宴,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
两汉·枚乘《七发》
’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钟、岱之牡,齿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麦服处,躁中烦外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
两汉·枚乘《七发》
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唐代·韩愈《送穷文》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东征赋》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到偃师,病比前,得归
两汉·蔡邕《述行赋》
历观群都,寻前绪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未学礼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
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曾子《第一章》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春秋·曾子《第四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章》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子思《第一章》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春秋·子思《第四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章》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