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春秋·佚名《丰年》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先秦·None《渔父》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先秦·None《渔父》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先秦·None《渔父》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先秦·宋玉《九辩》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先秦·宋玉《九辩》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先秦·宋玉《九辩》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先秦·屈原《离骚》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先秦·屈原《九章》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先秦·屈原《招魂》
此皆甘人,归来
先秦·屈原《招魂》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两汉·贾谊《惜誓》
塊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两汉·东方朔《七谏》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两汉·东方朔《七谏》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唐代·杜甫《客至》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唐代·李颀《琴歌》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唐代·韩愈《石鼓歌》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唐代·韩愈《山石》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代·李白《将进酒》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虎丘记》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长涂牟首,豪徼互经
魏晋·左思《三都赋》
髽首之豪,鐻耳之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英喆雄豪,佐命帝室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羽族以觜距为刀铍,毛群以齿角为矛铗,皆体著而应卒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三蜀之豪,时来时往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清代·袁枚《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妪名势,抚拍豪强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
两汉·扬雄《逐贫赋》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唐代·韩愈《送穷文》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蚊对》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明代·方孝孺《蚊对》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物皆然,心为甚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⑾,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皆是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节》
人心亦皆有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
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春秋·曾子《第一章》
”皆自明也
春秋·曾子《第二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春秋·子思《第一章》
”皆自明也
春秋·子思《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