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律
简单释义:
律〈名〉
(形声。从彳,聿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
律lǜ
⒈规章,法则,法令规~。定~。法~。
⒉约束严以~己。
⒊一种诗体,有一定的格式、字数,有五~(五言~诗)、七~(七言~诗)两种。
⒋〈古〉我国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管。用~管定出的音也叫~。有十二律(~十有二,阳六为~,阴六为吕)。
⒌同样,没有例外一~。
详细解释:律 lv 部首 彳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律
law; restrain; rule;
律
lǜ
〈名〉
(1)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law]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a series of standard bamboo tuning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temperament]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l黶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grade in ancient rank of nodility]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season and 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律
lǜ
〈动〉
(1)
约束 [restrain]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follow]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beat;hit]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律
lǜ
〈形〉
(1)
高 [high]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律己
lǜjǐ
[be strict with oneself;govern one"s own conduct] 克制、把握自己
律己要严,对人要宽
律例
lǜlì
[code and case law;halakah] 法律和判例。补充成文法律的犹太口传法律或成文和口传法律的总称或任何特别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说明的总体
律令
lǜlìng
[laws and decrees;command;order] 律度法令;法规
律师
lǜshī
[lawyer;solicitor; attorney] 在案件中为委托人辩护、代理诉讼及处理平常法律业务的人员
律诗
lǜshī
[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律条
lǜtiáo
(1)
[legal articles]∶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
触犯律条
(2)
[norm]∶泛指准则;法则
做人的律条
律
lǜ ㄌㄩ╝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
(2)
约束~己。
(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
(5)
姓。
郑码oixb,u5f8b,gbkc2c9
笔画数9,部首彳,笔顺编号332511112
展开阅读
律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钧
简单释义:
钧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同本义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
钧jūn
⒈〈古〉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一发千~(〈喻〉极其危险)。
⒉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陶~(〈喻〉造就人材)。
⒊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的敬称~座。~鉴。~谕。
⒋〈古〉通"均"。平均。
详细解释:钧 jun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9钧
(1)
鈞
jūn
(2)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3)
同本义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equal to 30 catties)]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5)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potter"s wheel]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6)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7)
调节乐音的标准 [tuning standard]。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8)
喻国政 [power]。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9)
乐调 [tune]。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钧
(1)
鈞
jūn
(2)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your]--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3)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same;equal;balanced;even;uniform]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鎍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4)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5)
[马色] 纯一 [pure]。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钧
(鈞)
jūn ㄐㄩㄣˉ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
(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
(3)
乐(yuè)调(diào)~弦。
(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郑码prtd,u94a7,gbkbefb
笔画数9,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541
展开阅读
钧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