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普
简单释义:
普〈形〉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同本义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遍,普遍;全面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
普pǔ
⒈全,全面,广泛~查。~选。~遍。~天同庆。
⒉
⒊
⒋
详细解释:普 pu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普
general; universal;
普
pǔ
〈形〉
(1)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
同本义 [dusky]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3)
遍,普遍;全面 [general;universal;widespread]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4)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5)
广大 [universal]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普
pǔ
〈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prussia]。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husband]
(3)
姓
普遍
pǔbiàn
[universal;general;widespread;common] 全面。指广泛而有共同性
人们普遍的弱点
普遍不满
普遍性
pǔbiànxìng
(1)
[universality]∶普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指范围、发生或应用)
(2)
[universalism]∶作为宇宙性的状况
普测
pǔcè
[general survey] 普遍的测量,测试或调查
普查
pǔchá
[general investigation] 全面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开始
普度
pǔdù
[release … from sufferings] 佛教用语,指广施法力,超度众生,也指广行剃度
普度众生
普洱茶
pǔěrchá
[tea produced in yunnan province] 云南省西南部,清代属普洱府一带出产的茶,多压制成块
普法
pǔfǎ
[promulgate the laws] 普及法律常识的简称
普泛
pǔfàn
[general] 普遍;广泛
普泛的常识
普及
pǔjí
(1)
[diffuse;spread]∶普遍传播
普及教育
(2)
[popularize;disseminate]∶普遍推广
普及学术成果
普及本
pǔjíběn
[popular edition] 发行量很大的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又发行的价格低廉,装订简单的版本
普降
pǔjiàng
[rain or snow in many places] 雨雪大范围地普遍降下
普降瑞雪
普降喜雨
普客
pǔ-kè
[ordinary passenger train] 普通旅客列车的简称
普快
pǔ-kuài
[ordinary passenger express train] 普通旅客快车的简称
普特
pǔtè
[pood] 俄制重量单位,一普特合16.38千克
普天同庆
pǔtiān-tóngqìng
[the whole world or nation joins in the jubilation] 天下的人们共同庆贺
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普天之下
pǔtiānzhīxià
[universally] 整个天下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普通
pǔtōng
(1)
[ordinary;common]∶平常;一般
普通人
普通科学课程
(2)
[universal;general]∶普遍
这些乡邻普通一请,一连儿热闹了三天。--《儿女英雄传》
普通电报
pǔtōng diànbào
[ordinary telegraph] 电报业务的一种,和加急电报”对称
普通话
pǔtōnghuà
(1)
[ordinary speech]∶平常的话
原是一句普通话
(2)
[common spee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人
pǔtōngrén
(1)
[citizen]∶与任何集团无利害关系或成员关系的人
(2)
[people]∶与特殊阶级有别的社会群众
(3)
[man in the street]∶一般人
(4)
[mass man]∶尤其被视为缺乏个性或社会责任心,其老一套思想乃来自报纸、电视一类的宣传工具,而且易被经济、社会或文化界的上层人士所操纵的芸芸众生的典型
(5)
[john q.public]∶公众或社会的成员
(6)
[street]∶一般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普通人征服了知识分子和贵族
普选
pǔxuǎn
(1)
[general election]
(2)
普遍盐
(3)
一种选举方式,有选举权的公民普遍地参加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选举
普照
pǔzhào
[illuminate all things] 普遍地照耀
阳光普照
普
pǔ ㄆㄨˇ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
郑码uakk,u666e,gbkc6d5
笔画数12,部首日,笔顺编号431224312511
展开阅读
普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策
简单释义:
策
(形声。从竹,朿)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
策 cè
①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②古代考试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提问,由应试者对答对~。
③我国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跟"筹"相似。
④计谋办法计~、献计献~。
⑤古代赶马用的鞭子。
⑥用鞭子赶马鞭~、~马疾驰。
⑦姓。
【策动】谋划动员。
【策动力】〈理〉物体做受迫振动所受的周期性的外力。
【策反】深入敌对一方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之倒戈。
【策励】督促激励在工作中不断、自己。
【策马】用鞭子赶马。特指(骑在马上)用鞭子驱马前进。
【策士】封建时代投靠君主或公卿为其出谋划策的人◇来泛指有计谋的人。
【策源地】战争、社会运动等发动、兴起的地方金田村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详细解释:策 ce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2策
plan; whip;
策
(1)
箊
cè
(2)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3)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whip]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贾谊《过秦论》
(4)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5)
策略;计谋 [tacticsplan;scheme]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桓宽《盐铁论·本议》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7)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bamboo or wooden slips used for writing on in ancient china]
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
(8)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指书写用的纸张)
(9)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document]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10)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
(11)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answer]
《治安策》--汉·贾谊
《教战守策》--宋·苏轼
(12)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
(13)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chip]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14)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
(15)
卜筮用的蓍草 [alpine yarrow]
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
(16)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
策
cè
(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whip]
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晁错《论贵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韩愈《杂说》
(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
(3)
督促;使进步 [instigate;stir up]。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
(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support]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
(6)
谋划;策划 [plan;plot]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
(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策动
cèdòng
(1)
[whip and drive]∶鞭策驱动
(2)
[machinate;set on;engineer;goad]∶谋划鼓动
策动闹事
他在策动一些人造反
策反
cèfǎn
[instigate defection in enemy;instigate rebellion] 在敌对一方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其成员倒戈
策划
cèhuà
[design;plot;scheme;hatch;mastermind;plan] 设计规划;密谋计划。也作策画”
值班人员会立刻断定这是存心策划安排的
策划政变
策略
cèlüè
[strategy] 计策;谋略
策论
cèlùn
[discourse on polities;a type of essay in feudal china] 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清末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
策马
cèmǎ
[spur the horse] 用马刺抽打马
策士
cèshì
[conspirator;machinator;plotter] 善于运用计谋的人;谋士
策试
cèshì
[a kind of imperial exam] 以写策论方式进行的科举考试
策问
cèwèn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politics] 古代以对答形式考试的一种文体,内容以经义、政事为主,与今之论文答辩略有类似之处
策应
cèyìng
(1)
[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in coordination with]
(2)
战斗中互相配合应敌
(3)
斗争中在舆论或行动上造成声势对自己一方进行的支持
策源地
cèyuándì
[cradle;hotbed;source;place of origin] 策划与发源之地
战争的策源地
策
cè ㄘㄜ╝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
鞭打~马。鞭~。
(3)
激励,促进~动。~勉。
(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
(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
(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
(7)
杖~杖。
(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
(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
姓。
郑码mfld,u7b56,gbkb2df
笔画数12,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25234
展开阅读
策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