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律
简单释义:
律〈名〉
(形声。从彳,聿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
律lǜ
⒈规章,法则,法令规~。定~。法~。
⒉约束严以~己。
⒊一种诗体,有一定的格式、字数,有五~(五言~诗)、七~(七言~诗)两种。
⒋〈古〉我国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管。用~管定出的音也叫~。有十二律(~十有二,阳六为~,阴六为吕)。
⒌同样,没有例外一~。
详细解释:律 lv 部首 彳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律
law; restrain; rule;
律
lǜ
〈名〉
(1)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law]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a series of standard bamboo tuning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temperament]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l黶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grade in ancient rank of nodility]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season and 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律
lǜ
〈动〉
(1)
约束 [restrain]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follow]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beat;hit]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律
lǜ
〈形〉
(1)
高 [high]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律己
lǜjǐ
[be strict with oneself;govern one"s own conduct] 克制、把握自己
律己要严,对人要宽
律例
lǜlì
[code and case law;halakah] 法律和判例。补充成文法律的犹太口传法律或成文和口传法律的总称或任何特别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说明的总体
律令
lǜlìng
[laws and decrees;command;order] 律度法令;法规
律师
lǜshī
[lawyer;solicitor; attorney] 在案件中为委托人辩护、代理诉讼及处理平常法律业务的人员
律诗
lǜshī
[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律条
lǜtiáo
(1)
[legal articles]∶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
触犯律条
(2)
[norm]∶泛指准则;法则
做人的律条
律
lǜ ㄌㄩ╝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
(2)
约束~己。
(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
(5)
姓。
郑码oixb,u5f8b,gbkc2c9
笔画数9,部首彳,笔顺编号332511112
展开阅读
律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吟
简单释义:
吟
(形声。从口,今声。吟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吟咏;诵读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
吟(吟)yín
⒈声调抑扬地念颂~诗。~咏。
⒉一种诗体的名称梁父~。天姥~。泛指诗歌~社(诗社)。
⒊叹息昼~宵哭。
⒋鸣,叫莺~。猿~。
吟yǐn 1.见"噤吟"。
吟jìn 1.闭口。
详细解释:吟 yin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吟
chant; recite; the cry of animals;
吟
(1)
唫
yín
(2)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3)
同本义 [sigh;groan]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4)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5)
吟咏;诵读 [chant;recite]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谓歌诵也。”
(6)
又如吟盐咏絮(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吟月(对月吟诗);吟弄(吟唱;吟咏);吟呻(吟咏;推敲诗句);吟玩(吟咏玩赏);吟颂(讴吟歌诵);吟诗(吟诵诗歌);吟歌(吟咏歌唱);吟写(吟咏抒写)
(7)
鸣,叫 [sing]
熊咆龙吟。--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
又如吟叫(鸣叫);吟吼(吼叫);吟鸟(善鸣的鸟);吟蛩(鸣叫着的蟋蟀);吟鸣(鸣叫);吟啸(呼啸;呼叫);吟虫(善鸣的虫)
(9)
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compose]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10)
又如吟怀(作诗的情怀);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吟
yín
(1)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song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如吟卷(诗册;诗稿);吟草(诗稿);吟轴(诗卷;诗册);吟笺(诗稿);吟集(诗集);《秦中吟》
(2)
诗人 [poet]。如吟肩(诗人的肩膀);吟骨(诗人的精神);吟客(诗人);吟堂(诗人的堂室,书斋);吟眸(诗人的视野);吟笔(诗人的笔);吟窗(诗人的居住的窗户);吟魂(诗人的灵魂)
吟哦
yín é
(1)
[recite;chant]∶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2)
[write poet;polish]∶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吟风弄月
yínfēng-nòngyuè
(1)
[sing of the moon and the wind;sentimental verse] 用风花雪月作题材写作以抒发超然、闲适的心情。现也指作品内容空虚,逃避现实,用为贬义
《诗》可以兴,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宋·程颢、程颐《遗书》
(2)
也说吟风咏月”
吟诵
yínsòng
[chant;recite]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吟游
yínyóu
[minstrelsy] 游唱诗人的艺术与职业;特指游唱诗人的歌唱与表演
吟
yín ㄧㄣˊ
(1)
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
(2)
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
(3)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
(4)
鸣,叫风~。猿~。
郑码josx,u541f,gbkd2f7
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445
展开阅读
吟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