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雪赋》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节岂我名,洁岂我贞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春秋·佚名《民劳》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春秋·佚名《桑柔》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春秋·佚名《时迈》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先秦·屈原《卜居》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先秦·屈原《招魂》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先秦·庄忌《哀时命》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两汉·东方朔《七谏》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两汉·东方朔《七谏》
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
两汉·王褒《九怀》
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两汉·刘向《九叹》
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宋代·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