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春秋·佚名《女曰鸡鸣》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春秋·佚名《小星》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春秋·佚名《小星》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春秋·佚名《淇奥》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春秋·佚名《绸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春秋·佚名《秦风·无衣》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春秋·佚名《东门之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先秦·屈原《远游》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先秦·屈原《远游》
列星安陈
先秦·屈原《天问》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先秦·屈原《天问》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先秦·宋玉《九辩》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
先秦·宋玉《九辩》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先秦·屈原《离骚》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先秦·屈原《九章》
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两汉·王褒《九怀》
思尧舜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两汉·王褒《九怀》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两汉·王逸《九思》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两汉·王逸《九思》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两汉·刘向《九叹》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两汉·刘向《九叹》
曳彗星之皓旰兮,抚朱爵与鵔鸃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西周·姬昌《同人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唐代·西鄙人《哥舒歌》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唐代·李商隐《隋宫 / 隋堤》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唐代·李商隐《嫦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代·杜牧《秋夕》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代·杜甫《阁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代·杜甫《阁夜》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唐代·李颀《琴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唐代·韩愈《石鼓歌》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唐代·王维《老将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鬓已星星也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云澹星疏楚山晓
宋代·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惊物换,叹星移
宋代·吴文英《醉桃源·赠卢长笛》
几兴亡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登楼赋》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月赋》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古公草创,而高门有闶;宣王中兴,而筑室百堵
魏晋·左思《三都赋》
揆日晷,考星耀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圣武兴言,将曜威灵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亿若大帝之所兴作,二嬴之所曾聆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有风雨之好,人有异同之性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盖端委之所彰,高节之所兴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其经略,上当星纪
魏晋·左思《三都赋》
精若燿星,声若云霆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数军实乎桂林之苑,飨戎旅乎落星之楼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贿货山积,纤丽星繁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肸飨而兴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沸潭无涌,炎风不兴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
先秦·宋玉《高唐赋》
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
先秦·宋玉《高唐赋》
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唐代·韩愈《送穷文》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幽厉兴,则民好暴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节》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经正,则庶民兴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一家仁,一国兴仁
春秋·曾子《第十章》
一家让,一国兴让
春秋·曾子《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一家仁,一国兴仁
春秋·子思《第十章》
一家让,一国兴让
春秋·子思《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