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焉名字综合得分:91
91
所有典故: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春秋·佚名《北门》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春秋·佚名《采苓》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春秋·佚名《防有鹊巢》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春秋·佚名《白驹》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春秋·佚名《大东》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所有典故: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先秦·屈原《远游》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
先秦·屈原《远游》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先秦·屈原《远游》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先秦·屈原《天问》
十二焉分
先秦·屈原《天问》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先秦·屈原《天问》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先秦·屈原《天问》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先秦·屈原《天问》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先秦·屈原《天问》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先秦·屈原《天问》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先秦·屈原《天问》
鬿堆焉处
先秦·屈原《天问》
羿焉彃日
先秦·屈原《天问》
乌焉解羽
先秦·屈原《天问》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先秦·屈原《天问》
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
先秦·屈原《天问》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先秦·屈原《天问》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先秦·屈原《天问》
妺嬉何肆,汤何殛焉
先秦·屈原《天问》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先秦·屈原《天问》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先秦·屈原《天问》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先秦·屈原《天问》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先秦·宋玉《九辩》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先秦·宋玉《九辩》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
先秦·宋玉《九辩》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先秦·宋玉《九辩》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先秦·宋玉《九辩》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先秦·屈原《离骚》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先秦·屈原《离骚》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先秦·屈原《离骚》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先秦·屈原《离骚》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先秦·屈原《九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先秦·屈原《九章》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先秦·屈原《九章》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先秦·屈原《九章》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先秦·屈原《九章》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先秦·屈原《九章》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先秦·屈原《招魂》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先秦·庄忌《哀时命》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先秦·庄忌《哀时命》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筊抒
先秦·庄忌《哀时命》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两汉·东方朔《七谏》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两汉·东方朔《七谏》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两汉·东方朔《七谏》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两汉·王逸《九思》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两汉·王逸《九思》
纤阿不御焉舒情兮,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两汉·刘向《九叹》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壹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淡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壹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诲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所有典故: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故以名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魏晋·曹植《洛神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先秦·宋玉《风赋》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先秦·宋玉《风赋》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魏晋·向秀《思旧赋》
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两汉·张衡《归田赋》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两汉·贾谊《鵩鸟赋》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南北朝·谢庄《月赋》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南北朝·谢庄《月赋》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先王采焉,以观土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聊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诸诂训焉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万邑譬焉,亦独焠麋之与子都
魏晋·左思《三都赋》
芒芒终古,此焉则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列真非一,往往出焉
魏晋·左思《三都赋》
顾非累卵於叠釭,焉至观形而怀怛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先生之言未卒,吴蜀二客,矍焉相顾,倏焉失所
魏晋·左思《三都赋》
濞焉汹汹,隐焉潏潏
魏晋·左思《三都赋》
趫材悍壮,此焉比庐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中夏比焉,毕世而罕见,丹青图其珍玮,贵其宝利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舜禹游焉,没齿而忘归,精灵留其山阿,玩其奇丽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魏晋·左思《三都赋》
蕡实时味,王公羞焉
魏晋·左思《三都赋》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清代·袁枚《随园记》
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
两汉·枚乘《七发》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
两汉·枚乘《七发》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两汉·枚乘《七发》
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
两汉·枚乘《七发》
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凄怆焉
两汉·枚乘《七发》
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或漫衍而络绎兮,沛焉竞溢
两汉·王褒《洞箫赋》
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
两汉·扬雄《逐贫赋》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
两汉·班固《幽通赋》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明代·方孝孺《蚊对》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两汉·班昭《东征赋》
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两汉·祢衡《鹦鹉赋》
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
两汉·祢衡《鹦鹉赋》
所有典故: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殆有甚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见贤焉,然后用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君无尤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君无见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夫志至焉,气次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择不处仁,焉得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欲有谋焉,则就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陈贾曰:“王无患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孔子奚取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齐楚虽大,何畏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胸中正,则眸子了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此之谓三有礼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于禽兽又何难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有庳之人奚罪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孔子奚取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吾如有萌焉何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万钟于我何加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五节》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滕更有二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所有典故: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春秋·曾子《第六章》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春秋·曾子《第八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曾子《第九章》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所有典故: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春秋·子思《第六章》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春秋·子思《第八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子思《第九章》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